第407页

就拿汉朝为例,赋税最轻的文帝时候,三十税一,但是加上地方上乱七八糟的杂捐杂税,再加上税吏的刁难和各种手段,实际税率能达到十税五!老百姓一半儿的粮食都被拿去了。

若是朝廷十税三,只怕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要活不下去群起而造反了,因为朝廷的十税三,真正落实下去,会变成十税七甚至是十税八九,除了日本农奴,谁受得了?而连子宁的十税三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因为他现在地盘儿太小了,乞勒尼卫就在他眼皮子底下,是绝对不敢胡乱加税的,这样,反而老百姓的负担并不重。

一切谈妥。

当下,连子宁便叫来石大柱,写了一张文书,盖上了自己松花江将军的大印,有了这张委任状,贾涉就是名正言顺的大明朝的正七品知县了。

而两个人,也各自委了一个县丞和典史的位子。

如果说知县是后世的县委书记,统管一切,那么县丞就是县长,协助统管,而典史则是公安局长加武装部长,正是需要回复治安的乞勒尼卫所需要的。

仨人呆呆的看着自己手里白纸黑字的委任状,满脸都是激动和不敢置信,谁都没想到,才不过是短短的半个时辰,自己就从一个平头老百姓变成了堂堂官员!大明朝的正式官员啊!

多少书生头悬梁锥刺股只为了这官位!而自己这些商贾出身,多少辈子没当过官儿的,此刻竟然当了官儿!

委任状上那鲜红色的松花江将军大印,在诉说着这张文书的合理性,让他们的心安定下来。

接过委任状,他们便是成了连子宁的下属,规规矩矩的磕头行礼,参见上官。

“对了,本官会拿出府库中的棉衣粮食来你们赈济灾民,这个差事,是你们的第一件大事儿,去办吧!”

贾涉心下感激,跪地磕头道:“多谢大人抬举。”

第三八八章 敲打

三人告辞,石大柱引着他们去见了原先知县衙门的那些属官,师爷、捕头、衙役等等。

连子宁微微一笑,这三个自己任命的官员,虽然不是正牌进士出身,但是抡起做事的能力来,比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生强了不知道多少倍。他们是乞勒尼卫的地头蛇,熟悉情况,又是心思通透之人,手上肯定有一套,可能比那些进士出身的官员差的就是写不出一手锦绣文章来而已。相信在他们的治理下,乞勒尼卫,一定能够迅速的焕发出生机来。

没一会儿,石大柱回来了,报告道:“大人,陈指挥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