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页

武毅军已经足够庞大了,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连子宁没必要,也没有多余的钱去养活这个本不在编制内的炮灰军队第十卫,虽然这些女真人形同奴隶,不须要发给军饷,只要能吃饱饭就行。但是第十卫也有几千人的汉人正兵,也要花销,也要军饷,也要装备。夏子开交上来的钱转手就被连子宁又拨给了他,成为了第十卫的军费。

在夏子开可这劲儿的折腾女真人的时候,连子宁也在竭力的拉拢汉人,或者用一句更通俗的话就是,收拢民心。

他先后视察了可木卫、同江城和苏里河卫,每到一处,便接待当地有名望的士绅地主,参加他们举行的接风宴会,并且在过程中不拿架子,对这些豪绅很是亲善。

连子宁的这一举动赢得了所有士绅的好感,他们倒也是很知情识趣儿的,连子宁隐隐的露出一点儿口风,说是可给可木山地面修路,又要组建新军,种种花钱之处不一而足,是以现在手头儿上略微有些紧。

众士绅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便纷纷表示,咱们这等升斗小民于国于家无益,时常感叹愧对朝廷,蒙大人恩义,施以援手,把小人等从女真人的暴虐中救治下来,小人等感激涕零,心中激荡,无以为表,唯有薄财一二,献与大人,还望大人不吝收下,好让咱们心中安稳。

连子宁严词拒绝,再三推辞,终于是却不过这些乡绅们的热情,只得收下。

第四二六章 机关枪?!

众多乡绅敬献的银子差不多有十五万两出头儿,这已经是很不少了,也就是放在关外,这些乡绅地主们关系不够硬,根基也浅薄,而且刚刚被女真人狠狠的收拾了一番,都给弄怕了,所以对连子宁又是感激,又是畏惧,才这么爽快的乖乖掏钱。若是换成江南,连子宁敢这么要钱,第二天雪花一般的弹劾奏章便是能把他给淹喽!

敢在文官儿的亲戚们身上割肉,革职查办都是轻的。

除了捞银子,连子宁干的第二件事儿就是推销。

推销玉米。

他邀请这些乡绅都来品尝玉米的味道,然后言说这玉米的产量如何如何之高,空口无凭,他们当然是将信将疑。连子宁也不勉强,反正现在可木山地面已经都种上了麦子,错过了春耕的时候,就算是想种玉米也得等明年了。便邀他们玉米丰收之时去喜申卫瞧瞧,等到亲眼见了,只怕根本不用硬逼,他们自己就种了。

在可木山地面盘桓了数日,直到把这些士绅都收拢的归心了,因为前一段时间的战争而多起来的作奸犯科之势也都被杀光光了,连子宁这才启程前往自己的下一站。

当他启程离开的时候,可木山地面三座城池的知县也都到了,他们都是在总办衙门里面历练了很长时间的中层官员——像是这个层次的官员,比之比他们地位的,他们的实际操作经验更丰富,而比他之比他们地位低的,他们的眼界又是足够的开阔,不拘泥于一隅,可以通观全局。

所以这样的官员,才是一个体系中的中坚力量,做事的,也大部分是他们。

他们三个都不是正经路子出身,不过是粗通诗书而已,要是按照大明的标准,别说是当官儿了,连想都别想。但是他们的业绩足够优秀,分管的地区农业做的尤其好,征兵工作的配合也积极——而农业,恰恰是现在连子宁最看重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