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页

每次鞑靼掳边,这些人或收集情报,或为军前向导,或在边境内应。对待汉人,他们比蒙人更狠。最可恶的是,为了掳取大量农奴为他们耕地,为了掳夺汉人女子供他们淫乐,当蒙人年景好,不需要冒险跑来攻城掠地的时候,他们也会主动为双方制造摩擦,提供便利条件,以便在战争中可以得到大批人力可用。

大明立国以垂百年,塞外的板升城可谓是蓬勃发展,这些板升城主,势力大的手下有数万汉人奴隶,中等的也有万余,便是少的,也是几千。

而他们的存在,确实是可以在灾年为粮食来源不稳定的蒙古人提供大量的食粮,所以他们的存在,便也是得到了蒙古人的默许和支持,双方便形成了这么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说白了,这些人就是汉奸罢了。

第四八三章 奇袭2

而朵颜三卫本来是大明的下属,境内的汉民都被迁回大明去了,自然是没有板升城的存在的,不过后来,朵颜三卫和大明反目成仇,开始不时的袭扰,于是,板升城便也出现了。

福余卫就一座板升城,便是汗廷旁边的,不过这座板升城,却是又有些不同。

这座板升城规模极大,里面住了足足有五六万汉民,在整个蒙古大草原上的板升城里面,也是数得着的规模了。

这些汉民有历次南侵的时候劫掠而来的,有和女真以及其他的蒙古部落交换而来的,有从东北掠来的边民,甚至有为数不少的是当年征讨朵颜三卫兵败后未曾逃回关内士卒后人,但是他们却不是奴隶,而是平民。

因为这座板升城的城主是梁砚秋,在福余卫地位极高,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军师梁砚秋。

也是他庇护了这些汉民。

板升城周围起了一圈儿一丈五尺来高的夯土城墙,能在草原上建起这一圈儿城墙来,已经算是雄城了。板升城东边儿紧挨着帐篷区,西边儿却是一大片耕地,那里有脑温江的好几条支流流过,水量不大,很平缓,很方便引水,所以这里的庄稼长势很好。

板升城中,已经是一片漆黑,劳作了一天汉人百姓吃饱了饭之后很快便睡下了,因为明天还要下地干活儿,而且,他们也没有那些蒙古人那般有钱,灯油,在这个年代是很贵的东西。

只是,却有一处亮着灯光,那是一个不大的小院儿,只有两进,前面是房子,后面却是一个小小的花园,一些本地的并不名贵的花草栽种在里面。小院儿虽然简陋,防备却是颇为的森严,四周有不少的蒙古骑兵来回的巡逻着,显然里面住的是一个地位颇高的人物。

书房中亮着灯光,梁砚秋端坐在书桌后面,正看着手中的一份书信,他的眉头微微蹙着,眉宇间显然是带着一丝不满。

书信是前线的哈不出着人快马送来的,里面详细的写了自己的想法,还有下一步会做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