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页

这岂不是跟天神一般?

正德为之动容道:“当真?”

梁宽顿时叫起了抱天屈:“俺如何敢欺瞒皇帝大老爷啊?”

“好!”正德一拍扶手:“朕最是喜欢这等勇士,你回去之后跟连子宁说,让他把那个叫什么的?”

马永成在一边提醒道:“张球。”

“对,你回去之后跟连子宁说,让他把张球送来,在朕殿前效力!他在你们武毅军是千户是吧?来到这儿,朕封他一个御前侍卫带刀官,领百户的衔儿!”

这话一说完,殿上的那些武将勋戚都是露出艳羡的神色来,当然,个别的嫉妒是少不了的。

要知道,大明朝的这御前侍卫带刀官,可不是一般的宫廷侍卫,其地位,大致是和后世那个鞭子王朝的最上等的御前侍卫相当,纳兰容若也曾经当过这个差事。

在大明朝,担负皇帝贴身侍卫的有锦衣卫大汉将军一千五百零七人,府军前卫带刀官四十人,三千营红盔将军两千五百人,把总指挥一十六人,明甲将军五百零二人,把总指挥两人,大汉将军八人,五军营叉刀围子手三千人,把总指挥八人,勋卫散骑舍人无定员,旗手等卫带刀官一百八十人,总共有八千三百多人。设侍卫官六人统领,其中一人管大汉将军及散骑舍人、府军前卫带刀者;一人管五军营叉刀围子手;四人管三千(神枢)营红盔、明甲将军。

侍卫官由公、侯、伯、驸马都尉等勋戚担任。

大明朝的御前侍卫带刀官,隶属于府军前卫,但是独立性却是相当的强,只是名义而已。府军前卫在洪武上十二卫中原本排位第三,统领幼军的选拔刮练,若正式成为前卫卫士,则称带刀官,轮番带刀入宫侍卫。然而由于和蓝玉案有牵连,府军前卫在洪武年间横遭屠戮,一度罢废不设,直到永乐十三年,朱林方才下旨为皇太孙遴选幼军,重设府军前卫,又置了各级官属,由都督薛禄统率,专为京师三大营输送后备兵员。

后来正德三十年,又改制,将府军前卫带刀官更名为御前侍卫带刀官,加百户、副千户之衔,遴选勋戚子弟入内,护卫宫廷,其当值的地点,极为荣耀——就在奉天大殿前面,殿门两侧站着的那一溜就是。

说白了,这御前侍卫带刀官就是一个进步的阶梯,那些勋戚子弟们但凡是有了这一层履历,就算是罩上了一层光辉的光环,以后的升迁也是会更加的顺畅轻松,而且也更容易走到高位。就像是非一甲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阁一样,就是这么个道理。

而且只要被选中最差也是个百户,这等好事儿,去哪里找?

但是御前侍卫带刀官一共就是四十个人,而且一旦选上,除非是大伤大病或者是回家丁忧,否则不准退出,必需得值班满三年才成。也就是说,三年才四十个名额,每年为了这些名额,而京中多少勋戚?这些勋戚里面有多少子弟不能袭爵,只能另谋出路?

所以京中每到换届之年,为了这四十个名额争得是头破血流,眼瞅着过了年就又要换了,他们正瞄着呢,却没想到被人斜刺里杀了出来给生生的抢走了一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