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页

这是名副其实的一线天。

在白鹰峡峡谷的北边出口,右侧是一座险峰,并不很高,大约只有二三百丈,但是平地崛起,极为的威武雄壮,而且极为的陡峭,难以攀登。其整体构造形状,就像是一头收敛了矫健的翅膀,蹲伏在江边的巨大雄鹰一般,又因着山岩都是淡淡的灰色,在阳光下一反照,便是一片耀目的白。因此被命名为白鹰峰,而白鹰峡,也是由此得名。

谷口的右侧是白鹰峰,从白鹰峰向西不过是两里之外,就是浩荡的你蛮河。你蛮河在这里河水最浅,最窄,不过是百丈余,最是容易渡过。

如此地势,足以和潼关这等雄关相媲美,若是在关内,定然是声誉斐然,而在这关外,却是隐没于无名了,就连连子宁这等有心人,也是通过杨恺才得知。

因此,此处是连接女真中部和南部的交通要道,用咽喉称呼,丝毫不为过。

虽然是交通要道,但是这里的人流量也不大——女真的社会阶级构成还停留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度的这样一个阶段,而且奴隶制的成分还更大一些,而且他们的生存方式——渔猎为生为主,农耕为辅——也决定了他们的生活范围只局限于居住地的附近,而不是远行。

这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社会构成,就决定了他们的商业不可能多么发达,以兽皮做衣服,吃穿用度皆来自于大自然,除了食盐和铁锅之外,绝大部分的女真人终生也不需要从商人那里购买什么。

因此这条要道,也偶尔才只有一些商人路过,可说是很稀少,反倒是这里每年都会迎来三五拨汉人的走私商队——比如说杨恺。

但是这会儿,这里却是变得极为的热闹。

在北边谷口,不知道何时,已经耸立起来了一个巨大的城池,城池东依靠着高耸的白鹰峰,西侧距离你蛮河不过是十余步而已,往南,则是死死的把白鹰峡的入口给堵住了。

其实,说是城池也不太确切,因为这座东西足有两里地宽,南北差不多也是这个长度的城池,目前只是把那一圈儿城墙给建起来了,那一圈儿城墙里面,却是什么建筑都没有。只有白色的帐篷宛如雨后的蘑菇一般,几乎把城墙内圈儿给铺满。

与其说是城墙,还不如说是一座巨大的兵营,只是这座军营的防御力,是相当之可观的,周围的城墙,都有三丈左右的高度,厚度则是达到了两丈——就这规模,在女真境内,已经是仅次于女真汗廷了,可以排到第二。就算是在大明朝关内,府一级的城池治所也不过是如此,可以当得上是‘坚城’二字的称呼!

而且看样子,至少城池的外面一层,是用了一层厚厚的石头的,石头白灰色,正是此地的特产,至于里面是夯土还是石头,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座城池,把白鹰峡的谷口,可以说是堵得结结实实。

此时,这座城池之中,正是人声鼎沸,不是士卒打扮的汉子各自干着手头上的活计,而数以千万计的健壮汉子正是分成一队一队的,在各自的营盘里面大肆操练。

喊杀声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