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页

京城九门,这个点儿都关着,而下面那武将这般叫喊,更是让他们吃了一惊,城头上这几十号儿人,也都是在五成兵马司当差许久的了,守城十几年,却还是头一次碰上这等事儿——按照大明朝的规矩,城门一闭,万事不开。在此前,不管是哪个省的折差,有多少要紧的公事,还真没有人敢在城门没开的时候这么着敲打城门。

这些人什么来头,有什么要事?

“怎么了?怎么了这是?”负责西直门守卫的那西城兵马司的副指挥叫万年春,这名字不难听,不过万年春却还有个更响亮的外号,在西城这一片儿可说是无人不知——万年孙。

人如其名,单单是从这一个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这位万年孙万副指挥的性子来。这位万年孙万大人十三岁的时候他老爹靠着给五城兵马司指挥大人当了一辈子的马夫的面子,走后门儿进了五城兵马司,补了一个街头巡弋的差事,这街头巡弋,大致跟后世的巡警有些像,只不过这会儿可没有电瓶车,没有遮阳伞,没有大衣,什么都没有,就两条腿!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外头有多冷有多热,都得迈着两条腿儿在负责巡逻的区域内四处走动,偏偏北京城这天气,夏天热死,冬天冻死,唯一比较惬意的秋冬时节,却每每还都是大风肆虐,沙尘滚滚,让人走在大街上都得捂鼻子!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过年的时候歇三天。

其实锦衣卫也有巡街的,只不过五成兵马司跟人家比,可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锦衣卫那何等煊赫的权势啊?那些巡街的锦衣缇骑们走到哪儿吃到哪儿,白吃白拿多了,那些店老板一个敢吭声儿的都没有,谁也不敢得罪这些大爷!可是五城兵马司的巡弋呢?你要是敢进去那些酒楼饭庄,就等着吃大白眼儿吧!你不给钱?想吃霸王餐?把你一顿好打再送到顺天府吃官司!

五城兵马司算个鸟儿蛋?

万年孙万大人今年都四十八了,在五城兵马司这个衙门呆了足足三十多年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摸爬滚打出来的,性格中自然是有着极为谦卑小心的一面,谁也不敢得罪,见了谁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当然,若是他对你知根知底儿的平头老百姓,就得感受一下万大人的威严气度了。

后来当了官儿,一步步爬上来,这性格也没改变,他在这西直门当了五年的守门官儿了,却是没出过一桩差错,靠得就是这一股子孙子劲儿!谁也不得罪,见谁笑着脸,背黑锅的事儿一概不干,任是谁人都挑不出什么错儿来!

也因此的了这个万年孙的雅号。

万年孙这辈子最怕的就是惹事儿,他趿拉着棉鞋,急急的从城门楼里出来,招呼道:“快些,快些,照照,给下头照照!”

旁边应了一声,一盏足足有一人多高的大灯笼便是垂了下去,借着这灯光往下头一瞧,万年孙大人就在城门上头倒吸了一口凉气。

来的人一共有的七八个,其中竟赫然有一位上二十六卫中羽林前卫的千户——拱卫京师的上二十六卫,各自的铠甲战袍都是不一样,都带着一点儿自己的特点,这一点,倒是和西方颇为的想象。而作为老北京的地头蛇,万年孙对于京城中这些事儿了如指掌,眉眼儿通透,自然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而这还不算什么,让他更加惊骇的是,在这些人中,竟然还有一个穿着飞鱼服的锦衣百户!正一辆冷峻的瞧着自己!

这个组合,可就有点儿可怕了。

他在这儿身上冷汗都冒出来了,不过他麾下的那些小头目和士卒们还西懵懵懂懂的有些不太明白,不少人正翘着脚趴在城垛女墙上往下瞧热闹,箭楼里走出来十几个床子弩手和箭手们,哈欠连天,嘴里还骂骂咧咧的。

谁都没把下面的人当回事儿,大伙儿心里想的也明白,反正咱们的职责乃是守门儿,只要是把门儿守好了,那就没一点儿错处,无论何事,这门儿是不能开的,爱咋咋地,管他娘的来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