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页

在这漫漫飞雪之中,却还有一行人纵马其中,这行人的人数还当真是不少,足足有十几人在核心,而在外围簇拥,散出去数百米范围内的护卫骑兵们,则是至少在五百名以上。

能出动这么大的阵仗,显然他们的地位绝对不低!

被簇拥在中间的那十几人,长相年龄各异,但是各个都是穿着明朝将领才能穿戴的山字纹铠甲,背后披着大红披风,而跟一般的明军铠甲略有些不同的是,若是仔细的发现,在他们每个人的铠甲的左胸位置,用着一个大约两根手指并排宽度,三寸长的小小铜板。铜板不大,但是周围绣着红色的刺绣,很是精致,因此是显得很显眼。在他们胸前的铜板上,都是写着一个个的字样,诸如‘第八等,从三品下’‘第十等,正四品下’之类的字样,让人一眼看,就能瞅的分明。

第五七七章 由攻转守,收拳蓄力

这就是连子宁在全军范围内颁定的胸章制度,所有在三十二等爵位上有品级的军官,都是在胸前有这么一个小牌子,很是容易辨识。在武毅军中,这三十二等爵位就类似于后世的军衔制度,谁高谁低,一目了然。这是连子宁为了防止在乱军之中,出现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的情况,若是之前的话,各部互不统属,很容易造成指挥权的混乱,但是现下这小铜牌这么一发,立刻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京南大营开始,武毅军就开始举办各种‘扫盲班’,这些年下来,军中士卒文化水平多高那说不上,但是多多少少都是认字儿的。分辨军衔,还是很容易的。

当然,军衔高并不代表着官位就多高,事实上,现如今指挥使这一级别的军官,军衔高低也是参差不齐,军衔胸牌和军官的腰牌都成了武毅军军官的一个粗略体系。

当然,连子宁引进三十二等爵位制度的用意还不止在此。

今日武毅军所有的指挥使级别的官员,包括随军的镇抚,都是被连子宁给招来了,在众人之中被如群星拱月一般簇拥着的连子宁,只穿了一件儿大红色如火一般的大氅,翻出来白色的毛领子,乃是一件儿上好的雪狐皮做成的,雪白纯净的如冰雪一般,毫无瑕疵,里面是一件月白色的儒生长衫,上等湖湘绸子的布料。

君子如玉,不过如是。

连子宁骑在马上,眼睛却是在四下里张望着,这里附近地形的整体构架,也是在他的脑海中逐渐形成。

他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地形逐渐的提高,越是往前,地面就越是崎岖,地面上出现了许多的乱石,许多大如房屋一般,还有深深浅浅的沟壑纵横着,大的足有十数丈宽度,五六丈深,小的也有三两丈的深度,沟壑的岩壁笔直笔直的,若是掉下去想必摔成肉酱是没问题的了。

所幸听说今日大人要来这里,昨儿个石大柱就遣了人来事先考察,不但找出一条能通行的道路,而且还略略的平整了一下,饶是如此,到了这里,大伙儿也都得下马步行了。

众将官都有些皱眉,不过连子宁都在前面下马,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走了,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在这里,就已经能看到前面出现了一座巨大的石山,那石山虽说是山,实则跟一块巨大的岩石也似。浑然一体,上面连一根草都长不出来,光秃秃的,整个造型就像是一株大木被砍断之后剩下来的木桩子,四壁陡峭无比,直上直下的,而上面,则是很平整,是一块儿巨大的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