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页

天津城的老少爷们儿们也自认为是有见识的,却是也未曾见过这般大小的船队,这船队所到之处,两边儿的大街上挤满了人,连那大柳树上都是人,就为了来瞧这大热闹。

船上都打着统一的旗子,上书一个‘孟’字。大伙儿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知道这主人家姓孟,可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来路,来这儿做什么。

甚至连城中的那些大人们都惊动了,知府大人,知县大人,镇守大人,都是登上城墙观看,而镇守太监下面那些税丁也是搭上了跳板儿,如狼似虎的扑了上去。

大伙儿都是等着瞧好戏,又不少人都是心中幸灾乐祸,任你天大的买卖又如何,还不得老老实实的任人鱼肉?

这大抵就是仇富心理了。

结果结局让人瞠目结舌,那些税丁都是个张手张脚的扔了下来,有的直接扔河里淹了个半死,有的则是扔到了地上摔断了腿。

众人大哗,心道这人怎么地如此嚣张霸道?

然后那船上下来一个管事模样的,大摇大摆的走到几位大人面前说了几句话,那镇守太监便是铁青着脸一语不发的走了,而另外几位大人,则是变得很是热络。

于是当天晚上,全天津城的人都知道了,这孟家,来自山东利津县,乃是当地豪门大户,而此间的主人,则是孟家长子孟祥池,做的乃是远航扶桑朝鲜的海上生意。至于人家的背景,说出来的吓死人,乃是京中的寿宁侯府,据说连刑部侍郎和兵部尚书都在里头有份子!

跟人家比,这儿的几个官儿,算个屁!

然后第二日,在海河北街上,‘孟记船行’便是开张大吉了,这船行可是不得了,占了足足十八家门面,自个儿有三个靠河的小码头,一日就能卸下上万斤的货物。

开张的那一日,知府大人,知县大人,盐转运使大人都是亲自前来道贺,就连那镇守大人,也是着人送了贺礼。

这潜台词就是,我惹不起,我认栽了!

连子宁一行乃是在北运河的东街,所以走到三岔河口交汇处,往左手边一拐,便是进了海河北街了,一路往前走着,过了一会让,还隔着老远呢,便是能瞧见了一处极大的店面。

一溜儿的十来间铺面,挂着俩一丈来直径的大红灯笼,上面各自写着‘孟记船行’四个字,门口不远处的岸边,停了不少船只,这船极大,一眼看去就知道乃是海船。这会儿也是赶巧,看来应该是一支船队刚刚回来,正在往下卸货,数以百计的伙计,这大冷的天儿,却是只穿着一件儿鼻犊短裤,赤裸着上身,露出结实的肌肉,浑身上下白气腾腾,大汗淋漓的往下搬东西。

岸上停了不少的小车儿,卸下一车来便是飞快的推到铺面后面的仓房里面去存着,几十辆小车来回忙的飞快,物资流量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