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页

而这个时候,武毅军势力所有千户以上的军官以及所有郎中包括郎中以上的文官,济济一堂。

连子宁正在宣布奴儿干都司新的建制。

经过了数日的酝酿,这套方案终于出炉了。

大会议室中坐了足足有百多人,已经是有点儿挤了,武将坐在连子宁的左手边,文官则是坐在连子宁的右手边。

男左女右,男贵女贱,文左武右,文贵武贱。

将文武官员之间的地位关系和人伦大道,天地纲常联系起来,不消说,自然是那些文臣们干的好事儿。本来也没这个说法儿,不过自正统年之后,国朝武将地位急剧下降,被文官视若猪狗一般驱使侮辱,这文贵武贱的格局便算是定了下来。

而连子宁现在却是这般安排,分明就是把这个格调给转换过来了,他用这种温和但是一目了然的方式很清晰的告诉了大家——在武毅军的地盘儿上,武将比文官重要!文官,至少在这个阶段,只是武官的附属品而已。

长期以来,武毅军统辖范围内的格局,便是如此,都知道当兵的才是大爷,都知道军人才是根基。不过这些话,终究是没人拿到台面上来说,而今日,连子宁却是把这层面纱给生生的揭开了。

这未免就有些一点儿面子也不给别人留的意思,也是让有些文官很是不适应,心中不免得有些不满。

他们的神色,连子宁看的清清楚楚,他们心里的想法,连子宁更是知道的分明。没几个人比来自几百年后的他更清楚这些大明朝文官儿的思维,自正统朝武将势力衰微,地位不断下降,至今已经百年,这百年的时间,足以让文官瞧不起武将,欺辱打压他们成为了一种习惯。

连子宁就是要把这个臭毛病给改过来!

他们可能心里还在想,现在正是打仗的时候,武将地位高些也是理所当然,等以后天下太平了,自然又是文官占据上风了。但是连子宁想做的,却不是一时一朝,而是千秋万代!从现在开始,他想要的是不管多少年之后,武将的地位就算不是凌驾于文臣之上,也绝对不能比文官儿低!

因为军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

当这根脊梁被打断的时候,这个国家,这个王朝,距离覆亡也就不远了。

汉唐重兵,天下布武,尤其是唐朝,那是军人们最为煊赫,最为辉煌的一个朝代,可以说皇帝本身就是一个武人。正因为唐朝重武、重军,才能打下那般庞大广袤的疆土,四夷尽皆臣服。

而那些重文轻武的朝代,有几个有好下场的——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明亡于后金,下场都是极为的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