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页

靠着闽江西岸,一溜儿排好的造船厂,规模还都不小,绵延足有四五里之多。里面斧斤之声相闻,岸边人来人往,水中则是不时有新下水的船只在试水,吆喝声不断的响起,船工的号子声响彻云天,有沙船,有尖底船,有精致的画舫,甚至还有高达数层的巨型楼船。

不一而足。

由此也可见此地造船能力之发达,之强悍。

事实也正是如此,奉政乡这一个镇子便拥有造船厂十六家,有大中小型船坞六十多个,有经验的老师傅数百人,杂役小工超过三千,生产能力也是极强,每个月都能造出至少五十艘船只来,这还不算那些小船儿。

来这里订造船只的用户也是很复杂,有内陆的商贾订制的商船,有福州城青楼里订制的花船画舫,有大户人家的游船,也有漕帮订制的运粮船,甚至有沿海的那些海商们不远数百里溯闽江而上,来这里订制大型的海船。

这里不但是整个闽清县,福州府的造船中心,更是整个福建布政使司最大的船厂所在,便是在全国,也是排的上名号儿了。

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端体现,农民摆脱了地里刨食儿的宿命,大量的工人市民阶层的出现,在此体现的淋漓尽致。

依托着沿江的这些大型造船厂,一个繁华的镇子向西蔓延出相当远的距离,东边为闽江,南边为梅溪。

宣政里在奉政乡的最南边儿,就在梅溪边儿上,梅溪山水,岸边种满了翠竹,风景如画,极为的秀美。因着此地有个渡口,每日总有些人往来,因此也在渡口边儿上开了几家酒店、客栈,生意颇好。

一艘三层的高大楼船沿着梅溪缓缓驶来,那楼船描金嵌玉,雕梁画栋,很是奢华。而且这等奢华并非是青楼妓舫那等庸俗艳丽的奢靡,而是大户人家低调、沉稳、厚重,不轻易表露出来的贵气。若是那有眼力见儿的,瞧一眼便是能知道,这定然是大户人家的产业,而且来头不小,非大富即大贵,要么就是两者兼备。

楼船上插满了红色的小旗子,上面各自书着一个小小的‘连’字。

楼船缓缓在岸边不远处停下,放下了踏板。

先下来的是二十来个身穿青衣的汉子,都是二三十岁的年纪,一个个体型矫健,眼神锐利,手里还都拿着腰刀,一下来便是四下里散开,把周围两三丈的范围都给护住了。

然后下来的两个穿着月白色湖湘长裙,体态婀娜的女子,这两个女子一个鹅蛋脸,一个尖下巴,都是长相极美,只是却是梳着双丫髻,做侍女打扮。她俩搀着一个女子,那女子内里穿着一件儿鹅黄色的裙子,外面罩着一件梅花浅纹的月白披风,瞧来不过二八年纪,也不是极美的那种,却是气质高贵,一看便知道是那种长期身居高位,颐指气使之人。

在她身后,则是跟着一个身材健硕的高大汉子,他的视线每每落到前面那个女孩儿身上,便是一阵苦笑。

在他身后,则又是下来十几个青衣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