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他思索再三,终向这几个少年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你们可都知道?”

孟子这句话,春秋之后就甚少有儒者敢提起,君权愈重,甚至君为国家。如此一来,却教这几个少年如何明白。

见他们一起摇头,沈拓又道:“我大宋百姓,同宗同源,炎黄血脉。可是大辽中的汉人,也是如此。大伙儿都是一个祖宗,一个民族。是以大宋也好,大辽也好,大金也好,只有咱们这个大宗族的事,是比大宋大辽更加重要,至于皇帝,那就更不必提。你们记着,无论如何,咱们汉人要奋发图强,可不要真的让蛮子踩在脚底!”

这一番话,其实是歪曲了孟子的微言大义,不过用来哄这些热血少年,却是足够。

种极等人握紧双手,齐向沈拓道:“陛下说的是,咱们汉人不是孬种!”

“好好。你们明白了就好。”沈拓连连摆手,让他们小声。

其实这些话,说来风险极大,若不是知道少年心情纯真,还出不了内奸和叛徒,沈拓当真还不敢说。

沈拓与这几个少年侍卫谈谈说说,只见这宫门处不断有人出入。看到沈拓青衣小帽站在宫外,不免都瞧上两眼。

除了金人贵族外,其余身着宋辽两国官服的降官,也并不在少数。

有那大宋降官看到故主,却也是脸红过耳。但是礼不可废,这些儒臣虽然愧疚,却也只得一个个上来行礼,向沈拓请安问好。

沈拓不住侧身,并不肯受众人的大礼。

叩拜诸官,多半是当年的中央朝官,或是虚衔,或是差遣的实官,都是位高权重的大员。一被俘来北方,不降的送往五国城与赵氏父子一起关押。只有这些贪生怕死之辈,愿意为金人做事的,才可以留在金国各处,为官做宰。

沈拓心中鄙薄这些人的为人,心中很是瞧他们不起。虽是如此,却也知道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这些人不守臣节,胆小怕死,成事不足,若是不小心得罪了,坏起事来,却比十万大军还要可怕。

因为如此,当这些人报名参见的时候,沈拓却也是脸上带笑,自己虽然侧身,却令种极等人将这些大臣一个个扶将起来。

正乱间,却听一个青年官员报名道:“臣秦侩,叩见陛下。”

种极等并不在意,照旧上前将这官员扶起。

沈拓却是浑身大震,只觉得后背又痒又麻,如同有一只毒蛇在自己后背爬过,当真是难受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