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页

不必讳言,刘吉是坏人,秦堪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秦堪真站在刘吉的立场上处置此事,恐怕会和他同样的选择,现在情势已是你死我活的死局,谁也无法解开。

刘吉见秦堪默然无语,不由笑了,端起杯中酒一饮而尽,发出冗长的满足叹息。

“你是聪明人,老夫也不笨,聪明人的选择大抵相同,想必你已了解老夫的苦衷了,所以说,杜宏想揭这个盖子很不合时宜,揭开了会要很多人的命,包括老夫在内……盘剥织工确有其事,打杀织工也确有其事,你岳父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的,可他并不清楚,这张网是老夫花费十余年的时间精心编织出来的,网上的每一根线对老夫都至关重要,轻易不可触动。”

“弘治四年春,五名浙商来京师用银子为敲门砖,敲开了老夫的门,从那时开始,老夫便开始编织这张网了,苏州织造局和浙江布政司只是老夫网上的两根线而已,这样的线还有很多,秦堪,你和杜宏不能碰这张网,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它的剧烈反弹,这种反弹有时候连老夫都无法控制,杜宏这次入狱就是例子……”

刘吉如同与知心老友聊天一般侃侃而谈,丝毫不介意眼前这个年轻人是他的敌人。

秦堪静静地听着刘吉的诉说,心中波涛汹涌,惊雷阵阵。

这样一个面目慈祥,如同邻居大爷的老人,言语温和,笑容友善,却偏偏生就一副歹毒残忍的心肠,这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啊。

刘吉说了许久,捋须呵呵一笑,道:“人老了,难免啰嗦,你这后生竟有耐心听我絮叨这么久,实属难得。罢了,往事不提也罢,走到这一步,老夫也回不了头了,你就不想问问老夫今日为何来找你?”

秦堪冷冷道:“除了求和,还能怎样?”

刘吉大笑,连连抚掌道:“果然是少年俊杰,老夫没有小瞧你这个对手是对的。”

秦堪也笑:“看来我猜对了,那么我不妨再猜猜如何?今日早朝必然有了变故,你在朝堂上的党羽一齐上阵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陛下必然坚持重审杜宏一案,三法司重审,你的这只手可遮不了天了,而且有的事情一审起来,拔出萝卜带出泥,不知会牵连多深,你编的这张网肯定被拆得干干净净,你也自身难保,所以上午早朝刚散,你下午便急匆匆赶来诏狱求和,对吗?”

刘吉笑不出来了,刚刚和善的老脸渐渐变得阴沉森然,看着秦堪的眼神像毒蛇盯住了猎物。

“你比老夫想象的更聪明,不错,老夫是这个意思。再斗下去只能两败俱伤,对你我都没好处,你和杜宏若愿就此作罢,并且承诺以后对此事不再深究到底,老夫这边保证不再为难你和杜宏,而且你和杜宏还可以官复原职,从此你我无恩无怨,就当从不认识,如何?”

“你能做到这些?三法司会审的结果你能决定?”

刘吉淡淡一笑:“你和杜宏若不追究,打杀绍兴织工的帽子老夫有办法让它转扣到死去的督办太监王朋头上,你和杜宏沉冤昭雪,官复原职是必然的,如此,你我皆大欢喜,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