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页

乌纱[精校版] 西风紧 1913 字 2022-11-13

沈碧瑶知道蘅娘就是张问以前的后娘吴氏,不过她不会管张问那些事,她很淡定地说道:“相公请放心,妾身会把蘅娘当成家人看待,吩咐下去让地下的人以礼相待。”

实际上沈碧瑶很少见外人,包括张问那些妻妾,她经常直接接触的人也就是身边的这些近侍,什么话都让近侍传话,然后让沈家的心腹代劳。她很聪明,打理着一个大摊子,不过却很孤僻,只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地方,通过人脉了解外界的信息。

张问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已经被这个绝美的又很特别的女人深深吸引,他忍不住赞道:“你真美,我想给你画一幅画,怎么样?”

沈碧瑶知道的东西很多,包括张问擅长画春宫,她听到这里脸上顿时泛出两朵红晕,低声道:“相公,妾身不习惯被别人看到……”

张问不愿强求,但有些失落。沈碧瑶见状又说道:“妾身是怕万一画像泄露出去,可不知怎么办才好。其实,世上见过妾身的男人,也就两人,除了父亲,就是相公。我不想再被其他人看到了。”

第五卷 扇分翠羽见龙行 第〇六章 米价

苏杭书院的送别宴席,张问去参加了。书院里都是些秀才,张问无非就是说些废话、打几句官腔而已,宴席本身就是个应酬,作用只在于表明态度。他一个御史、总督身份,位置摆在那里,没事去什么书院干什么?

处理好杭州的公私之事,张问便启程北上京师,随行有叶青成率领的几百军士,张问的私人只带了曹安、玄月,女人只带了张盈和绣姑。他身边需要个女人贴心照顾,能够担任这个角色的,只有绣姑和吴氏,最后张问选择了绣姑。

一行人走驿道,因为京杭运河流向复杂,船只航行速度有点慢。他们于四月中旬到达京师地界,其行程早已报知朝廷。午门献俘是国家大事,历来都比较受重视,可以彰显王道、震慑心怀不轨之辈。上议定,诏张问于四月十八日进京献俘。

在四月十七日,宫中就在午门正楹楼前设御座,把一切排场都准备好了。只是翰林院的庶吉士们迟迟没法下笔写次日要下诏的圣旨,因为对于张问的封赏还未敲定。

内阁票拟的封赏是封赏张问为太常寺卿、太子少保。按照常理,总督巡抚打了胜仗回到京师,都会位至九卿之列,明朝九卿又分大九卿和小九卿:大九卿为六部尚书及都察院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小九卿为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司卿。

这太常寺卿勉强算作九卿之一,而太子少保又是莫大的荣誉,是正二品的官职,太子三少不是什么进士都有机会做的。

但是抛开这些表面的荣光,很容易就发现,太常寺卿就是负责祭祀、礼仪之类的事务,这官倒是不赖,有地位又高贵,可这种官位对国家军政根本没多大关系,做了这样的官等于是边缘化了。还有什么太子少保,皇帝现在也没太子,再说那压根就是虚衔,没有任何职权,相当于送张问一个二品官衔,多拿些俸禄而已。

内阁首辅顾秉镰做这样的安排,实在是不容易,也不枉他经验丰富。这样做,既遵循了惯例规矩、避免闲言碎语,又深刻体会了魏公公弱化张问在朝廷势力的精神,可谓是一举两得。

魏忠贤把票拟拿给朱由校看,他没那个胆子,大小事都敢自己直接批红。真有事儿的时候,魏忠贤还是要拿给皇帝看的,否则他不就是篡权了?不过魏忠贤经常是等皇帝玩得正高兴的时候禀报,然后皇帝就说你看着办吧。

不料魏忠贤这次故伎重施禀报张问的封赏之事时,皇帝竟然说这个票拟不好,让内阁重新票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