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页

乌纱[精校版] 西风紧 1366 字 2022-11-13

汪在晋若有所思道:“孙老觉得,这妖书案是怎么回事?”

孙承宗道:“反正绝不可能是咱们的人干的!眼下新党自上而下都是绝对优势,咱们的人再去印小册子造谣,不是自寻死路?”

“所以,妖书案一开始就是别人的阴谋,大家还往套子里面钻,有什么意思?无论三党怎么义正辞严,最后注定是一败涂地。既然如此,老夫何苦留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上,顶着领头的名声去做一件明知失败的事?老夫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良心的事,但是要老夫去做炮灰却不行。”

汪在晋听到这里,心道:以前你就帮着朝廷把我当炮灰,不过是为了打建虏,我也就不计较了。

孙承宗又道:“今天你跟着老夫请辞,多半是因为置气,现在将错就错,你也跟着一起上书请辞吧,回家呆一段时间再看形势。”

“朝廷会批吗?别像上次那样……叫我们再做三个月官,做了三个月又三个月……”

孙承宗看了一眼汪在晋,说道:“你还记恨通州那件事?”

汪在晋道:“我被人当炮灰确实不太舒坦,不过当时大家都为了抵挡建虏,死了那么多人,总有人要做炮灰,我并不计较了,再说现在不是也加官到兵部尚书了吗,补回来了。”

“你这样想就好。”孙承宗低头沉思了一会,说道,“现在你也别舍不得你那尚书衔,先辞了再说。朝廷会批准的,因为最后拍板的人是张问,他心里肯定有数,汪大人为了抵挡建虏玩过命。”

……

西暖阁中,张问说道:“太后可恩准孙承宗和汪在晋的辞呈。”

张嫣冷冷道:“他们是想威胁朝廷,以为大明缺了他们就没法治理一样!”

“不是。”张问沉吟道,“孙承宗不是为了置气表示不满才请辞,他是为了自保……而汪在晋因为升得太快了,从来没有在庙堂上历练过,可能当时是为了赌气,也为了声援孙承宗。不管怎么样,这两个人还是给他们留条后路,至少有个善终。孙承宗对大明朝廷黎民忠心耿耿,做过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而汪在晋在通州表现出了我汉家的铁骨铮铮,功不可没。这两个人,准他们回乡,我张问也算稍微对得起良心。”

张嫣皱眉道:“你是说,如果他们不退,就会……”

张问冷冷地点点头:“妖书案爆发之后,影响不小,想收都收不住,必须用够分量的人流血才能平息。孙承宗等人身在其位,想绕开都不行。”

太后张嫣怔怔地说道:“杀太多的人,会不会遭报应……”

“庙堂江湖,没有不死人的好事。”张问淡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