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页

乌纱[精校版] 西风紧 1184 字 2022-11-13

……

看完稀奇,张问便命官吏们散了,他犹自留在德胜门的城头。

夕阳西下,晚霞分外美丽,他极目望着天空中变幻莫测的云彩,不知为何,心里空落落的泛出一种无力感来。

也许权柄就像那晚霞,看得见摸不着,你没法直接控制它,只能顺从它的规则,然后通过一些权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现在的沈氏,势力已非常大了,有钱有势,张问不能让他们再有机会掌握制造先进火器的技术,否则就可能失去控制……

这时一个侍卫走了上来,他的手里拿着三本书,走到张问面前说道:“禀东家,宋应星把这几本书送到了西官厅,属下听说东家在德胜门,便送过来了。”

张问接过那三本书,一看封面,果然就是《天工开物》,三本为上中下三卷。他随手翻开一看,里面还有许多插图。

他潜心细读了一点,发现书中对各种技术的记录不可谓不详尽,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大量插图,简直图文并茂。

“宋应星真是个人才,不用实在可惜了。”他喃喃地说道。

第七卷 率土之滨 第五一章 装甲

张问一个人在德胜门城楼上站了许久,最后他决定起用宋应星。做出这个决定,他内心经过了挣扎,因为从个人得失上考虑,他不应该起用宋应星。

研制先进兵器的权力一直掌握在厂卫的手里,这是有原因的:最先进的武器技术应该由中枢掌控,而不应该流入民间或世家之手。

……如果用宋应星研制火器,他肯定会引进灌钢、机床甚至御动机来提高生产效率,技术和人员都需要,这批人只有沈氏财阀内部才有,让他们参与制造火器,等于是掌握了兵器技术。这样的情况在无形中就增加了沈氏集团的威胁力……万一他们某天要造反,现成就有人可以制造出火器来。

所谓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张问作为帝国的掌舵人,他不得不未雨绸缪,从长打算。

但是,最终他还是决定要用宋应星参与改良兵器。因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他应该这么做。

一个国家民族的成长,其实和一个人的成长有道理相通之处。人在人生的每个阶段,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都有定数,如果每一个阶段都做好了应该做的事,人生起码不会那么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