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页

握了握手中剑,缓缓的站了起来,太子慢慢的向着外走去,因为他听到了外面有人说话,时机成熟了,是时候该出去了。

来到暖阁之后,王安并没有看到皇长子朱由校,这让他原本笃定的心,再一次悬了起来,看了一眼李选侍道:“娘娘,宫外的大臣们闹得很凶,陛下又刚刚去世。需要太子殿下稳定人心,也需要料理陛下的丧事,这一切做完,太子殿下就能回来。”

李选侍此时也乱了方寸,她没想到外面的大臣闹得这么凶,皇上明明让自己照顾皇太子,可是这些大臣却这样闹,这可怎么办才好呢?

来回的走动了几次,李选侍还是拿不定注意,就在李选侍犹豫不决的时候,一声珠帘响动吸引了二人的注意力,二人刚忙像声音传来的地方看去。

第二十四章 序幕

就在李选侍犹豫不决的时候,暖阁的里面忽然响起了珠帘的声音,随后便是人影晃动。只见皇太子朱由校缓步的走了出来,而在他身前的是那个负责看守他的太监,只是此时那个太监已经是面色发白,全身颤抖,因为一把剑架在他的脖子上。而皇太子则是面色丝毫不变,李岚也是缓步的跟在太子的身后,亦步亦趋。

看到这一幕的暖阁里二人都惊呆了,对于这位皇太子,王安和李选侍都很了解,这两个人都是看着皇太子长大的。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皇太子会有胆量拿起剑,还准备杀人。在她们的印象里,这位皇太子一只都是懦弱无能的,胆小怕事,除了做的一手好的木工活,其余的简直一无是处。

“你要做什么?你知道这是哪里吗?”回过神之后,李选侍顿时大怒,这个太监是她的心腹,不然也不会让他去照看朱由校。

“娘娘难道不知道吗?劫持太子是什么罪名?如今父皇刚刚驾崩,就有人打起大明江山的注意了,本宫乃朱氏后人,本宫的身体里流淌着的乃是太祖的血脉。太祖当年起兵之时,可能也没想过会做皇帝,或许也就是为了光复汉人天下,他是汉人的英雄。太祖有过严旨,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供,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本宫乃太祖后人,英雄血脉,岂能受尔等要挟?”冷冷的看着李选侍,此时的太子满脸英武,丝毫没有了以前的怯懦。

其实这些话太子并不是对李选侍说的,这个女人不会因为自己的说教就改变注意。而是说个王安和跪在外面的大臣说的,要让他们知道,这个太子不是摆设,一来给他们信心,二来震慑宵小,这就是太子建立自己权威的第一步。

说完之后,太子猛地一用力,将手中的剑向后一拉,太监的喉咙顿时鲜血如流。连惨叫都没有发出,便捂着脖子缓缓的倒了下去。将手中的宝剑拿了起来,上面没有一滴鲜血,剑身上光滑如镜。太子不由大声赞道:“太祖爷留下的宝剑,当真是宝贝,吹毛立断,杀人不见血,好好。”

将宝剑还鞘之后,太子将目光落到了暖阁中的宫女和太监的身上,对着他们道:“好好照顾李选侍,否则他就是你们的下场。”说完就走到了王安的身边,拍了怕他的肩膀道:“你很不错,不愧是父皇身边的人,带本宫去见大臣。”

虽然知道自己面前的就是太子,可是王安还是觉得有些不真实,这真的是那个懦弱的太子吗?不但从容不迫,还能挥剑杀人。

没有理会发呆的王安,太子抬腿走出了暖阁,此时外面的大臣还跪在那里,不过此时的心情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刚刚太子的话他们都听到了,他们没想到一直以来默默无闻,胆小懦弱的太子居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看到太子殿下出来了,外面的这些大臣顿时便的十分有默契,全部三拜九叩大礼参拜,口中也是高声呼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