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

“孙爱卿,朕这些日子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这应该怎么样才能中兴大明?朕是否还能中兴这个国家?”看着孙承宗,天启皇帝第一次流露出了自己的软弱,第一次对自己的信念产生了怀疑。

“陛下,臣相信陛下一定可以。”孙承宗此时对天启皇帝很看好,这绝对是一个明君,能够清楚的认识到现状就是最好的皇帝了。他不被表面的东西蒙蔽,不会被别人的话语动摇,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那就一定可以做到。

“希望如此吧!”轻轻的喝了一杯酒,天启皇帝将手里的杯子放下,道:“朕想整顿一下京营,大明的兵马此时已经是虚弱不堪,可是边军朕鞭长莫及,只能先从京营开始,不知道孙爱卿有没有什么好的意见?”

孙承宗没想到天启皇帝居然会问这样的问题,不过他很赞成天启皇帝的意见,这个国家的弊病太多。积弊已久,不能一下子翻身,只能一点一点的来。从军队入手是必须的,只有掌握了军队,其他的事情才好说。而军队从京营开始,也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此时孙承宗更加的相信,这位天启皇帝能够做到中兴大明。自己在这样一位明君的身边,肯定可以一展自己的抱负。

略微沉吟了一下,缓缓的道:“陛下,京营人马,虽然多,可是能战之兵却并不多。根据臣这么多年的了解,军队里的问题主要就是那么几点。”

第七十章 火器厂

略微沉吟了一下,孙承宗接着道:“第一点就是战役,战役的人多为将领的家奴,一营之中战役的人,大概有几百人,这些人不是兵丁却是每月领取饷银。不但使国库钱粮耗损,而且也没有什么战斗力。另外一个问题就吃空饷的问题,将领虚报瞒报人问题,在军队中屡见不鲜。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京营的军队才有成为精锐的可能。”孙承宗对军队的事情了解的很,此时说起来也是极有见地。

见孙承宗说的头头是道,天启皇帝便开口道:“既然孙爱卿如此了解,不知道爱卿有什么办法?”

见天启皇帝下定决心这样做,孙承宗自然是心中欣喜,不由将自己的主意说了出来。

“陛下,京营的问题只需要选一干练官员,对京营进行整改,京营必能焕然一新。”

“不知道爱卿有什么人选?”既然孙承宗这么说,天启皇帝自然不会反对,笑着问道。

“臣推举吏部主事孙传庭,孙传庭这个人虽然是进士出身,可是懂兵事,又对朝廷忠心耿耿,可堪大任。”孙承宗马上说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选,他可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是真的认为孙传庭这个人合适。

对于孙传庭这个人,天启皇帝并不是很了解,可是这个人做的一件事,天启皇帝是知道。那就是擒杀高英祥,这位既然能够抓住并杀死高英祥,想来能力没什么问题。后来好像也是战死了,那么忠诚自己也没什么问题,这样既有能力,又忠心的官员,天启帝自然不会放过。

轻轻的笑了笑,对孙承宗道:“就依爱卿所奏,明天朕就下圣旨。”

接下来的几天,两件事情成为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第一件事情就是天启皇帝下旨整肃京营。对于京营,天下的官员没有不知道的,曾经那只追随燕王扫被的精锐,此时的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