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页

看着走进来的孙传庭,天启皇帝的心里颇为欣慰,虽然明末战乱四起,内忧外患。可是大明朝也有着不一样的优势,那就是人才。无论是远在辽东的孙承宗,还是面前的孙传庭,都是世间少有的人才。无论是能力还是忠诚度,都是历史上少有的,这些人才是振兴大明的关键。

让天启皇帝诧异的是,孙传庭此时一身的戎装,顶盔掼甲,罩袍束带,腰间挎着宝剑。这一刻天启皇帝有了意思错觉,面前的不是一个文官,而是一个商场宿将,古人所说的儒将指的应该就是孙传庭,一个书生有了武魂。

来到天启皇帝的身边,孙传庭便想要跪倒,天启皇帝轻轻的挥了挥手,沉声道:“爱卿免礼吧!”

“谢陛下!”对着天启皇帝一抱拳,孙传庭沉声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道:“爱卿,三大营没什么事情吧?”

“回陛下,一切安好!”孙传庭和很多文官不同,他并不善于言辞,更多的时候,他喜欢做。少了那些夸夸其谈,多了一些成熟稳重,反而更加的让人信任。

看着一脸干练的孙传庭,天启皇帝沉声道:“自从爱卿统帅三大营开始,成绩斐然,朕心甚慰。朕现在想知道,三大营现在有多少人?是否能够一战?”

微微一愣,孙传庭沉吟了一下,才颇为认真的说道:“陛下,三大营原本有七万人。臣到了三大营之后,裁撤了一些,还有五万人。其中神机营一万,神枢营一万,五军营五万人。至于打仗的问题,现在的三大营没有经过战阵,以往的军纪也很散漫,臣接手的时间尚短,想要三大营有战力,恐怕还有一些时间。”

满意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道:“爱卿已经做的很不错了,这三大营里一万的神机营,使用的是火器,一万大的神枢营是骑兵,三万五军营则是步兵。朕一直希望,三大营能够恢复昔日的荣光。想当年三大营随成祖征讨蒙古,那是何等为威势,看到现在的三大营,朕的心里很难过啊!”

“陛下,臣虽然没有诸葛武侯的才干,可是臣敢保证,只要给臣一年的时间,一定能将三大营练成精锐。不过想要成为百战精锐,那不是能练得出来的,需要拉到战阵上和建奴大几仗。臣相信,在经过几场战斗之后,三大营就能成为真正的精锐!”孙传庭对着天启皇帝一抱拳,大声的说道。

孙传庭的话掷地有声,天启皇帝则是淡然的笑了笑,如果是别人说这样的话,天启皇帝肯定嗤之以鼻,可是同样的话出自孙传庭的口中,天启皇帝却相信,这是真的。

看着孙传庭,天启皇帝颇为认真的点了点头,沉声道:“爱卿,朕知道你说的是真的,朕也相信你能做到。今天朕找爱卿来是有别的事情,想听听爱卿的想法。”

“陛下有什事情尽管吩咐,臣自当尽心竭力!”虽然不知道天启皇帝想说什么,可是孙传庭深知为人臣子的本分。

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沉声道:“辽东的事情想必爱卿也听说了,朕一段时间一直在为辽东的事情忧心!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朕想对辽东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改革虽然分为军政两个方面,可是重点还是军队,毕竟辽东总是在打仗。”

“是,陛下。辽东的事情臣听说过一些!”孙传庭见天启皇帝看着自己,不由沉声说道。

“蓟辽总督刘彻已经下狱了,这个位置非常的重要,这想把孙承宗放到这里。对于孙承宗的才能朕是非常信任的,这样在辽东就缺了一个督师。辽东的政事上有辽东巡抚杨涟,朕没什么好担心的。可是军事上,就只有一个辽东经略熊廷弼,朕需要一个人带着坐镇辽东。”天启皇帝看着孙传庭,神情颇为认真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