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页

天启皇帝也是微微一愣,不过他明白,现在的黄河入海口距离叛乱的地方还有些远。可是如果叛军向南打,可就是两淮了,不用等到汛期现在掘开黄河的大堤,也会使两淮大乱。

山东自古民风彪悍,唐朝时有瓦岗山起义,宋代有水泊梁山,一直就没有安定过。如果真的是吴亮嗣说的那样,那事情真的就麻烦了。沉思了一下,天启皇帝对身边的王承恩道:“着内阁传旨,加封魏国公为平叛大都督,从南京发兵,进击山东叛军。此次进军,应由徐州府方向进入,不得有误!”

无论这个猜想会不会成为现实,天启皇帝都不能他成为现实,一旦黄河决口,两淮被淹,那就是大事情。要知道两淮一直都是大明朝的命脉,那里是全国的盐产地,一旦那里出了问题那才是大问题。况且天启皇帝心里有另外一个担心,一旦叛军攻入两淮,那里可全都是盐商,都是有钱人。如果抢了这些人,那叛军可就有了壮大自己的钱财了。在天启皇帝心里,那可是自己的钱,谁也不能动!

“是,陛下!”王承恩恭敬的答道。

内阁大学士此时也都在场,对于天启皇帝的决策也没有什么异议。毕竟魏国公镇守南京,兵精粮足,这个时候不出力还要什么时候出力啊!

回想了一下山东的地形,天启皇帝又接着说道:“传旨孙承宗,让其整顿蓟州人马,向南出兵镇压叛乱。但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大殿里的人都听着天启皇帝在传旨,没有一个人说话,其实也没有人太将这个当回事。有南北两路大军夹击,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孙承宗,另一个是世代功勋的魏国公,这股叛军蹦达不了几天。

站在下边的熊文灿却松了一口气,有了这两路人马,自然是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所不定自己这边还没有动作,那边就已经将叛乱平息了。

“陛下,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求见!”外面站岗的锦衣卫忽然走了进来,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之后,大声的说道。

听到骆思恭的名字,天启皇帝就是一愣,这个人不是刚走了,怎么又回来了?不过天启皇帝可不认为骆思恭会无理取闹,这个在干什么骆思恭是知道的,既然这个时候来,恐怕就是有大事情了。

“让他进来吧!”想了想,天启皇帝还是决定问一问,面无表情的说道。

时间不长,外面就响起了脚步声,骆思恭快步的走了进来,撩起衣服跪倒在地,大声的说道:“臣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到骆思恭的时候,天启皇帝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因为骆思恭的表情实在是太难看了。没有过多的耽搁,天启皇帝沉声道:“爱卿免礼平身,不知道这次爱卿来有什么事情?”

“陛下,这是锦衣卫同知许显纯的密折,请皇上过目!”骆思恭也不拖沓,从怀里拿出一份奏折,大声的对天启皇帝说道。

天启皇帝缓缓的点了点头,王承恩便快步的下去将奏折拿了过来。接过王承恩递过来的奏折,天启皇帝慢慢的展开,下面的人就发现天启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