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页

张皇后自然又是一番感谢,两个人接着吃饭。不过很快天启皇帝再一次放下了筷子,对着一边的王承恩说道:“魏朝进宫什么事情?”

“回皇上,臣原想一会儿在启奏,魏朝的折子在这里。”说着从怀里拿出了一份奏折,就要递给天启皇帝。以王承恩和魏朝的关心,奏折里面写的是什么,自然是非常的清楚的。不过他可不敢说,还是要装作自己没看过的样子。

天启皇帝也知道怎么回事,这也算是大明朝皇宫里的潜规则吧!对着王承恩一挥手,笑着说道:“好了,别装了!说说吧!里面都写的什么。”

王承恩顿时神色一变,天启皇帝虽然说的随意,不过显然是对自己去见魏朝和代转奏折不妥了。不过王承恩也知道天启皇帝不过是点给他,便没有再说什么,不过在心里告诫自己一定要注意。

把奏折缓缓的打开,王承恩上下看了几眼之后,才沉声说道:“回皇上,是遵化那边的折子,孙承宗孙大学士、蓟辽总兵戚金、援辽总兵陈策已经到了北通州了。现在并没有动身,奏报很快就会到了!”

等到王承恩说完,天气皇帝才想起来,自己的圣旨下去已经有些日子了。想想时间也差不多了,没能见到戚继光,天启皇帝已经觉得很遗憾了。不过现在能够见到戚金也是非常不错了,想着那位健硕的老人,天启皇帝心里更加的着急了起来。

第三百零六章 动手吧

张家口的气氛很压抑,时间在慢慢的过去,虽然马上就要过中秋节了,可是张家口的人却没有准备什么。无论是身居官位知县张睿,又或者是晋陕商会的范永斗。上到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下到贩夫走卒,每个人的心里都揣着一份担心。

“奴才哈元生见过贝勒爷!”来到天启皇帝的身边,哈元生跪倒在地,恭敬的说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皇太极沉声说道:“起来吧!怎么样?外面有什么消息吗?”

轻轻的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看着皇太极,哈元生语气颇为凝重的说道:“贝勒爷,这次可能麻烦了!”

皇太极顿时一愣,不过脸色却是没有丝毫的变化,看不出心里在想什么。不过皇太极的心里也明白,哈元生在张家口十几年,作为父汗最信任的人,肯定有着常人不能及的长处。现在既然他说麻烦了,那事情肯定非常的棘手。

略微沉吟了一下,皇太极点头说道:“有什么你就直说吧!身为天命汗的儿子,皇太极并不是怕死之人。”

“贝勒爷,还没有到那个地步!现在遇到难题不光是我们,还有那些走私商人。奴才觉得大明朝似乎已经盯上他们了,他们已经找过奴才了,事情看起来很棘手,不然他们是不会主动来找奴才的。”见皇太极似乎理解错了自己的意思,哈元生连忙解释道。

相对自己经营了十几年的事业来说,哈元生并没有那么看重皇太极,毕竟自己这条线对大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皇太极不过是天命汗努尔哈赤的一个儿子,毕竟努尔哈赤一大堆儿子。皇太极虽然颇受努尔哈赤看重,可是相比于自己这关于大金命脉得事情,自然是要轻许多。

轻轻的皱着眉头,皇太极心里不住的叹气,自己现在是龙游浅水,虎落平阳。张家口被重兵围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现在自己没有露面还好,一旦自己的形迹被人发现,恐怕就是在劫难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