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页

“周千户,我要到前面大堤上看看,你派几个人跟着我!”李久玲的脸色阴沉的可怕,看着不远处的黄河水,他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听了李久玲的话,周林顿时一愣,连忙大声的说道:“大人,那里太危险了,还是不要过去了吧!”

“不行,我要过去看看!”李久玲的态度非常的坚决,他的心里明白,如果大堤决口了,自己脚下的二道大堤是没有用的。如果这样的黄河决口,那自己身后的灵璧县肯定会是一片泽国。想到这里,李久玲的身子都在颤抖,脸色苍白的可怕。如果真的是样子,这次有不知道要死多人了,有多少百姓又要流离失所了!

看着李久玲严肃的脸庞,周林的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原来大明朝还有这样的官。真的又人愿意为了百姓去冒险,哪怕是丢失自己的生命。周林眼中满是敬佩,他本就是武人出身,对于李久玲这样的人敬佩不已。

回身招呼了几个心腹,周林恭敬的对李久玲说道:“大人,您请!卑职在后面跟着你!”

深深的看了一眼周林,李久玲缓缓的点了点头,没有在说什么,转身向着前面的大堤走了过去。

来到大堤上,李久玲等人再一次被震撼了,听着隆隆的水声,看着距离大堤顶部还有不到一丈的水位。无论是李久玲还是周林,脸色都变得很难看。抬头看了阴郁的天空,无数的水滴打在李久玲的脸上。

根据李久玲的经验,如果今天晚上在下一个晚上,水位一定淹没大堤,然后便是大堤决口,一发不可收拾。痴愣愣的站在原地,看着一眼看不到头的堤岸,李久玲久久不语。

周林想要说些什么,可是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显然这个时候说什么都不合适。

良久,李久玲猛地一转身,看着周林说道:“大提太长,现在抢修根本就来不及,也没有东西抢修。我们现在马上去灵璧县,组织所有百姓转移。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人活着,水退了可以在回来。”

面带敬佩的看着李久玲,周林大声的说道:“是,大人!”不为艰险,能够当机立断,周林觉得李久玲真的是一个好官。

一行人马不停蹄的赶奔灵璧下,等所有人到了灵璧县,这里的景象也让一行人吃了一惊。无数的百姓赶着车,拉着牛,领着孩子像城外走,显然都是撤退的人。一行人也没有耽搁,向着灵璧县的县衙就走了过去,一定要找到灵璧县的县令问问。

李久玲和周林都清楚,灵璧县的县令看来早有安排,不然自己这些人也不会看到这一幕。

虽然都很着急,可是李久玲并没有见到灵璧县的知县,迎接他们的是灵璧县的师爷。

“灵璧知县去哪里了?”省去了没有的东西,李久玲问灵璧县的师爷。

“回府尊,知县大人正在和县里的大户们说事情,希望他们把搬不走的粮食全都拿出来。如果被水淹了也是淹了,县令大人希望他们以一半的价钱把粮食借给县里,等到水灾过去以后,县里就会把粮食还给大户们。”师爷恭敬的对着李久玲施了一礼,语气中带着敬佩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