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页

天启皇帝原本还想和工匠们一起用餐,与民同甘苦一下,不过想到刘一璟严肃的表情,天启皇帝知道这位大人要有话说。

“刘爱卿,有什么话说吧!”天启皇帝在主位上坐好,笑着看着刘一璟,道。

“皇上,国武监之事臣是赞同的,理由臣就不说了。不过臣要说说国子监的事情,臣不说在场的诸位大人也都知道,现在的国子监可以说有名无实。原本是为大明培养人才的地方,结果弄成了勋贵子弟混出身的地方。臣一直都在想这件事情,可是怎么也想不出合适的办法。”刘一璟行礼之后也不客气,开口便直指本质。

“皇上新建国武监,肯定是要有大作为,关于国武监的计划臣也看过了,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臣斗胆奏请皇上,将国子监之事也按照国武监之事办理,是国子监不至虚耗,能够大明培养更多的官员。”刘一璟说完之后便恭敬的站在一边,等待着天启皇帝的答复。

将目光在中人的脸上扫过,天启皇帝却什么也没看出来,一个个老奸巨猾的。沉吟了片刻,天启皇帝对一边的几个人道:“诸位爱卿有什么看法,说来听听!”

在场的人其实都明白,国子监确实需要改,不过和国武监不同。国武监是新出现的事物,很多人能得到利益,损害要小很多。可是国子监却不一样,有很多人能够得到利益,真的要改的话,恐怕会损害很多人的利益。

“皇上,臣觉得刘大人的话有道理,重武轻文,便会有唐朝的藩镇之乱。如果重文轻武,便会有宋朝的积弱。只有文物并举,才是长盛不衰之道。国武监建成之后,大明朝的武将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国子监应该培养更多的文官。”说话的是孙承宗,对于刘一璟的话,孙承宗觉得有道理。

天启皇帝点了点头,目光在其他的脸上扫过,道:“众位爱卿还有其他的意见吗?可以说来听听。”

接下来几位内阁大学士都站出来说话,大多都赞成的。至于几位军机大臣,倒是都没有说什么。这些事情和他们关系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不愿意和文官集团发生什么冲突的。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说道:“今日诸位爱卿都赞同,那就朝会上商讨一下吧!如果朝议通过,那么朕就下旨实行。现在先吃饭,然后去国武监看看!”

吃过饭之后,天启皇帝和众人休息之后,一行人便离开了武研院,目的地乃是正在建设的国武监。

天启皇帝等人来到国武监的时候,可以说这里就是一个工地,工匠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干着。现在已经建成了一片区域,靠着一座小山下面连绵的建筑。

一行人走在建筑群中,这次讲解的人换成了成国公,不过他可没有徐光启那么从容。毕竟天启皇帝到武研院去,那是提前通知下去的,到国武监来却没有同知,成国公也没有准备。

“成国公,不用这么紧张,朕只是到这里看看!”天启皇帝看着头上带着汗水的成国公,忍不住出言安慰道。

“谢皇上体谅!”说着伸手指着不远处的一座院子,道:“这里是武研院以后的藏书阁,这是一座三进的院子,共有房间二十六个,其中有三座小楼,都是三层高。”

众人都走进了院子里,因为是刚刚建完,里面的地面还没有平整,到处都是用完的废料。不过这并不影响众人的观感,这样的大的一座院子,不过是用来藏书的,想想都足够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