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页

天启五年乙丑科总共录取进士三百人,状元榜眼探花分别是余煌、华旗方、吴孔嘉。对于这个考试,天启皇帝不关心,可是对于国武监和国子监的考试,天启皇帝可是十分的关心的。

在天启皇帝看来,这才是重中之重,以后也将是重中之重。

此时天启皇帝一身便衣站在阁楼上,看着徐光启等人正在忙碌,准备开始国子监的第一次考试。因为早就下发了文书,各地的读书人也早就赶到了这里。因为没有功名的要求,来的人还是不少的。不过更多的人却是不屑,看不起不走正途的人,所以倒也没出现万人空巷的现象。

一张小桌子,一个国子监的书办正坐在那里,他的任务就是验看前来考试的士子的文书。说是文书,其实就是一种变向的推荐信。各地的世子由各县的教谕开具的文书,要求并不严格,尤其是对学问没有什么要求。

在眼看过文书之后,便可以领到自己的号码牌了,其实也就相当于后世的准考证。在经过这一关之后,士子面对的就是腰间挎着刀的锦衣卫,搜身防作弊的!

经过搜身之后,便来到了一个宽阔的广场,孔圣人的塑像拜在高台上。徐光启带着国子监的所有教谕在那里等待着,每个人都没有穿官服,而是穿着国子监的学士服。

士子们走进来之后,拿着自己的号码牌去登记,这个时候便会有人问你要考文学院还是理学院了。大部分学子还是选择文学院,不过也有抱着侥幸选择理学院的,毕竟那边的人看着少了很多。

不过理学院这边也有不少人,这些人都是徐光启找来的。徐光启不管是在家乡还是在士林,还是很有地位的!这是为自己的孩子谋一个前程,对于那些科举无望的人来说在,这是一个机会。更何况又徐光启的保证,一旦考上便能有个前程,还是会有很多人趋之若鹜的。

等到没有人在进场之后,国子监的大门慢慢的关上了,徐光启带着所有的教谕来到了孔圣人的塑像面前。恭敬的给塑像行礼上香,然后便转过身,大声的道:“今日国子监第一次开考,招收学子!在圣人的塑像前,你们当谨记你们都是圣人门徒。无论学问怎么样,当记得圣人为人的教导,不可舞弊!”

略微停顿了一下,徐光启接着说道:“作为国子监的院监,老夫在圣人面前也保证,绝不徇私舞弊!众人考生入场吧!相信你们不会后悔今天的选择。”

在教谕的带领下,考生陆陆续续的走进了考场,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人生的第一次,或许也是改变人生的抉择。考场的监考是这些教谕,当然还有一些来自锦衣卫的大汉将军。这些人全副武装,更主要的是一种威慑,当然也是为了维护现场的秩序。

看着下面已经开始发考卷了,天启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回头看了一眼陈洪,道:“走吧!已经没什么好看的,我们回宫吧!”

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有不测风云

台湾是一个多山的地方,此时还没有开发的山上,生活着很多的野兽。自从发现这一点之后,颜思齐就爱上了打猎这项活动。原本生活在大海上的颜思齐,对于这边广大的土地非常的满意。

这一天颜思齐带着自己手下的主要将领再一次出来打猎,这些天的气氛实在是有些压抑,颜思齐觉得自己需要发泄一下。荷兰人布莱恩还在岛上,已经来了三天了,他似乎并不着急一样。不过谈判慢慢的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双方似乎很难达成一个协议。

郑一官的马头在颜思齐后面半个马上,他的心完全不在打猎上,心中有些气闷。自己这些人出生入死这么多年,原本以为能够做一番大事业,没想到到了这个时候还是要受荷兰人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