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那杨多郎一看他的眼神,顿时有些会意,当下便赶紧点头哈腰地应了,火烧屁股一般跑了出去。

最近几天里,已经有不少人在他跟前头借故嘟囔了,说是这么大热的天,便是往年裴大人最勤恳时,也都是上午来视事,不一会儿就走了,这李大人倒好,居然一天天的戳在县衙里不肯走,他勤苦大家敬佩,但是这么一来,却得叫大家都陪着他受罪啊!

杨多郎倒是不觉怎样,他家里有个悍婆娘,呆在家里也是被拧耳朵的份儿,虽也纳了一房小妾,倒是以伺候家中那大娘子的时候居多,便晚上睡觉,也要看那大娘子是不是乐意,若是她不乐意,自家纵是再怎么眼馋那小妾,也要先把她喂饱了才好换屋子,因此在他看来,于其回家去看那婆娘的脸色,倒不如呆在县衙里还消停些。

但他是个有心的人,一来觉得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这位李曦李大人在县衙里的地位越来越高,发现他是个会做官的人,而且又有柳家做靠山,自己还拜了刺史大人做老师,想来肯定是个青云直上的前程,因此便铁了心的要投效,而且他心细,知道既然要投靠,那总要有些效劳的,因此便时常留心的为他打算一二,替他在县衙里多拉拢些人心。二来么,他也很想借着眼下跟着这位李主簿办事的机会,在县衙里那些文吏们中间多结些善缘。

因此,大家才一唠叨,他就已经上了心,今日瞅准了机会,便小心翼翼地绕着弯子说了那么一句,没想到,主簿大人居然是一点就透,立马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这便顿时让他心里喜滋滋的,越发觉得这李曦的前程肯定是不可限量,自己这番小意的心思,倒真是找对了人,想来异日必有回报了。

当下他快步在县衙里转了一圈,不一会儿就把县衙里的六房文吏以及衙役等人,都召集了过去,在二堂里等着,这才又过去请李曦过来。

李曦来到之后,看着人员整齐,便笑着点头,咳嗽一声,开始训话。

“本官知道,夏日溽热,大家都辛苦了,但是辛苦归辛苦,谁让我们是吃官俸的呢?为民辛苦,也是应该的嘛!诸位知道,本县县令大人今天一大早的,就出去视察晚稻种植去了嘛,这等热的天气,县令大人尚且在外,曝于酷暑烈日之下,我等又有什么可以怨言的?”

李曦的话说到这里,聚集在二堂里的这些人不由得就面面相觑。

县令大人上午来的时候是说了要去下面视察来着,但谁都知道那只是个借口,县令大人说完了就回后衙了,这可是大家都亲眼瞧见的……当然,大家心里也都理解得很,那么热的破天气,别说下去视察了,便是呆在衙门里都觉守不住,县令大人便是找个借口躲起来也是正常,甚至于,他要是不这样,那才是不正常呢!

只是不知道……主簿大人怎么会突然提起这个……

这时候,对于大家的面面相觑,李曦虽然看在眼里,却是一副视而不见的模样,只是继续一本正经地继续道:“县令大人下去视察了,县丞大人下去视察了,就连县尉江大人,都热心公事,出去缉查捕盗了,本官虽然受他们诸位所托,坐镇县衙,但是,眼看着他们诸位在这大热天里奔走如此,本官安能稳坐乎?”

他这么一本正经地说着,大家却是越发觉得不对劲,因为……这话简直更离谱了。

谁不知道江大人也是借口下去视察回家里避暑去了?至于县尉江大人,这么热的天,便连那强盗也都知道找个清凉地方猫着,他捕的哪门子盗?再说了,晋原的治安向来很好,那大牢里却是已经许久都不曾有过重犯了,便偷盗之事,也是极少,哪里有那么多盗贼需要捉?还需要这个天气里跑出去?

这时候,只听李曦已经继续道:“因此,本官决定,也要立刻下乡去视察一番,唔,估计要到明天下午时分才能回来……”

听到这里,二堂内众人不由得就是一阵子骚动……

闹了半天,原来主簿大人的落笔是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