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不过……三十万菜地这事儿,说大吧,不算大事,但要是有人存心找茬的话,却也足够致命,至少是扒了自己这个县令的官衣没有问题了。

因此当下里他犹豫了一下,便又笑笑,道:“那么,依贤弟的意思呢?”

李曦闻言坐直了身子,正色道:“前些日子同柳司马的大公子柳蓝说起话来,在下觉得县令大人敢于担了巨大的风险支持蔬菜种植,实在是令在下感激不已,听说大人新纳小星,在下无以为报,便准备将在下名下三十八家蔬菜市场的一成股份作为贺礼送给大人新纳的如夫人,柳蓝兄也是极为赞成啊!”

郑爽闻言先就是忍不住的一阵心动,三十八家蔬菜市场一成的份额,这可是个大手笔呀!看来李曦果然还是知趣的,既然他一上来就瞄准了他走后留下的这个主簿一职,那么肯定就已经是准备好要跟自己做一番交易了。

唔,三十八家蔬菜市场的一成份额……

犹豫了一下,郑爽捻着胡须道:“原来是柳司马家的长公子啊,唔……这个……”

李曦闻言笑笑,“也是那次说起,柳蓝兄说了,他准备就此荫了,倒也是正九品散官,说起来出身仕宦就是好啊,一起步就比我这个从九品的小官儿高了一级!”

郑爽闻言一副了然的表情,然后便附和着道:“是啊,恩荫就是好啊!做官嘛,还不就是图个封妻荫子?”

只是说话间,他脸上却是一副阴晴不定的样子,眸中精光闪闪,似乎是在做着权衡。

李曦笑笑,道:“昨日造访恩师周大人,与周大人聊起晋原县的政务,刺史大人对您郑大人可是赞不绝口啊,按照他的原话,就不说今年救灾的大功,也应该再给您记一个优上的考评,刺史大人还说,当初他为您请功的奏折到了中书省之后,两位宰相大人曾有些争执,决断南下,后来陛下便使人问了九龄公一句,九龄公当时便道,‘能务于本职,又能拓于远路者,能吏也’,于是,您可不就是被吏部给记了一次大功?”

他这一番话东拉西扯的,信息量极大,绕是以郑爽的脑子,听完了之后还是反应了好大一阵子,这才一一的扯清楚,然后眉头一皱,便饶有深意地问:“据说九龄公一直在居母丧,唔,可是朝中有事,陛下还是忘不了问问他的意见呀,陛下隆恩,九龄公宰相之望也!”

李曦闻言笑笑,知道自己那一番话已经基本上打动了他。想想也对,作为一个做官多年的,眼下又在周邛的治下为官,刺史周邛和张九龄的关系,他郑爽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而自己先是许诺说周邛会额外看顾他这个县令,然后又隐晦地向他传递了一些张九龄虽然居母丧,却随时可能会复起的消息,他不心动才是怪了。

当然,心动归心动,要想让他把心动化为行动,李曦知道自己还需要一些更靠谱的砝码。于是略想了想,他颇有深意地道:“是啊,据恩师周大人说,最近朝廷上也是不太安稳,两大宰相萧公与韩公关系不睦,今上为此也是大伤脑筋哪!”

“哦?”郑爽闻言果然立刻扭过头来看了李曦一眼,他虽然是外官,远离长安,但是作为一个官员,一些最基本的嗅觉肯定是有的,朝廷上的消息,他不可能不关心,因此,萧嵩与韩休不合的事情,他自然也是知道。

两大宰相不和……按照此前的例子,很有可能会被今上这位英明神武的皇帝给一起赶下台呀,那么,此前一直都呼声极高的张九龄登台拜相的机会,自然也就无比的大……

想到这里,郑爽再无疑问,当即便做爽快状,道:“贤弟说的是呀,主政之官若是彼此不和,很容易耽误事情的,便比如本县,有些人就明显的不够合作嘛!唔,贤弟担任本县主簿期间,你我彼此合作,倒是极为愉快,如果继任者能与贤弟一般,对愚兄我来讲,自然是巴不得的好事啊!愚兄身为主官,对于本县主簿的人选,倒还是颇有建议之权的,嗯,回头本官便写了折子递到刺史衙门里去,贤弟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