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页

一时之间,这偏殿之内乱糟糟的,直若李曦在蜀州创办的蔬菜市场一般。

两个在门口值守的小黄门此时听着殿内的议论纷纷,不由得就撇撇嘴,心想,这帮土鳖,真是没见过世面。

不过他们对视一眼,其中一个却也是忍不住道:“这位李大人,怕是要大用的了,我可是听说了,咱们咸宜公主这些日子一直闹死闹活的,说是非他不嫁呢,可把惠妃娘娘给愁坏了,想来这位是少不了一个驸马都尉的前程了!”

另一个闻言则是忍不住鼻孔出气,“你知道什么!驸马都尉?你见过驸马都尉是有过这等殊荣的?跟大家一同用膳啊,你见过么?叫我说,这可不是一个小小的驸马都尉就能有的,据我所知啊,这位李曦李大人,那是要拜相的……”

“不是吧?李大人看起来还不到二十岁,能拜相?”刚才说话的那人听着这话实在是匪夷所思,便忍不住提出反驳。

这但凡喜欢嚼嘴皮子的人,大多有个毛病,那就是自己扯出谎来,无论如何瞎掰,都容不得人反驳自己,不管找什么理由,总之要让自己谎言被人相信才罢。

因此那人闻言便道:“你不知道吧?我可是听说了,最近一段时间,韩相公和萧相公都吵成什么样子了,大家早就不耐烦了,别看这李大人年轻,资历又浅,眼下似乎是不够资格拜相的,但是你敢保证再过个十年二十年的,人家还不能拜相?”

另外那人一听这话,似乎倒有几分道理,便不敢反驳了。

于是那人便继续得意地道:“你才刚到南熏殿几天呀,见识不免浅了些,平常该多看多想多寻思,这里头的道行,深着呢!”

说着说着,他来了瘾头,往殿里殿外瞄了几眼,见左近无人,便紧走几步凑过去,小声地附耳道:“知道么?大前天该我当值的时候,就在南熏殿里伺候,那会子正好大家批奏折批累了,跟大将军说闲话,其中就提到了这位李曦李大人,你知道当时大家说了什么么?”

“当时说到李曦,大将军便把这李曦近日的动静一一禀报,大家听了之后良久无语,然后才对大将军道,‘朕幼读三国志,曾感慨郭奉孝之早殇,他死了之后,曹操便曾对人道,朝中重臣,皆与孤年齿不相上下,唯奉孝小于我,是以孤欲托孤于他,谁知竟夭于今日!’以朕观之,李曦之才,与郭奉孝或有可观。”

这里头一牵涉到古书,那另外一人就听得有些头大了,是以听完了之后,他有些迷迷糊糊的不解,另外一人看他那表情,便“嗨”了一声,耐心的解释,“你想啊,曹操想托孤给郭嘉,郭嘉没等到时候就死了,于是大家引以为憾事,而现在,大家拿李曦李大人比郭嘉呀,你想想,这里头是什么意思?”

那人闻言这才恍然大悟,忍不住惊呼出声,“哎呀,这么说,他竟是真的要拜相的?”

他这一声咋呼,刚才还乱纷纷的殿内突然就奇迹一般的安静了下来。

两个小太监对视一眼,赶紧各自回去站好了,再也不敢说话。

他们却不知道,就刚才那一句惊呼,传到偏殿内那些等候觐见的外地官员们耳中之后,会给朝野上下造成怎样的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