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页

张绣听完之后说道:“联军之中果有能人,竟然用疲兵之计。”

华雄听得,却是喃喃道:“疲兵之计?果然有理,伯渊既然识破此计,可有破解之法?”

张绣听得,摇了摇头道:“无有太好的法子,联军有二十余万大军,若是我军黑夜贸然出关,很容易中了敌人埋伏。就算是联军无有伏兵,吾亦不敢冒险,毕竟汜水关若破,联军兵锋则可直指洛阳。故此只能任由联军施行此计。吾亦只能让关后士卒用布塞住耳朵,减少疲兵之计的影响而已,不过营帐靠近汜水关的士卒就算用布塞住耳朵,亦会受到不少的影响的。”

华雄暗暗算了一下之后,说道:“如此亦有两万人不受影响,明日早上亦可守住关口。”

张绣听得,点了点头,然后却是叹道:“虽然如此,但明日早上交战,今晚守夜之士卒和营帐靠近汜水关的士卒早上歇息之时亦会歇息得不好的,如此联军只需每日来施行疲兵之计,只需数日,我大军就肯定疲惫不堪了。”

华雄听得说道:“若如伯渊所说一般,当速发信与主公详言此事,让主公尽快发援兵支援汜水关。”

张绣听得说道:“华兄所言有理,趁着如今子时未到,我且手书一封与主公,今夜就辛苦华兄了。”

华雄听得,点了点头。

如此张绣很快就下了汜水关,脑海中却是仔细在回忆汜水关的战事。根据张绣现在所知,汜水关和虎牢关是守卫洛阳东面的两座关卡,而虎牢关却是离洛阳更近一些。演义中记载的是关羽斩了华雄之后,李肃谨慎守关,并发信给董卓求援,联军见攻不下汜水关而转攻虎牢关,因此有虎牢关下三英战吕布的战事。当日李肃向董卓求援,董卓亦派了不少援兵来支援汜水关,故此董卓要在虎牢关屯驻大量兵力与联军对峙,由此造成了洛阳的空虚。正当董卓与联军交战之时,白波黄巾再次进攻河东,而且势头甚猛,牛辅大军又在与马腾对峙。董卓却是惧怕白波黄巾攻入河东之后越过黄河进攻弘农,截断了洛阳和关中长安的道路,令到自己首尾不能相顾,故此董卓才撤出洛阳,并让士卒做下暴行。

不过如今华雄被张绣所救,而汜水关却是比演义中所说防守力量要强得多。虽然如此,当联军之中有能人,以疲兵之计拖住张绣大军,并且迫使张绣要向董卓求援。张绣虽然知道联军就要转攻虎牢关,但却是不敢出兵进攻联军大营。其一是出于谨慎,如果联军不是按演义所述一般转攻虎牢关而是设计谋夺汜水关,那么张绣大军出关往袭联军大营岂不是中了联军的计策。其二,就算联军真的要转攻虎牢关,但二十余万大军又岂是这么容易转移的,前几天进攻,联军尚有大量军队没有转移,可以轻易防守住张绣的进攻,过多几天联军大部队虽然走了,但此时张绣所部已经被骚扰数日,战力大减,就算攻下联军大营,恐怕亦损失不少。

而张绣就算出兵灭了外面骚扰的部队,但这样的人马所需不多,联军二十余万人,轻易可以组织万多支骚扰大军出来,就算半个时辰消耗一支骚扰部队,联军二十余万人亦耗得起。这一计可以算是阳谋,逼得张绣不得不中计,这也是联军凭借兵力优势欺负张绣了,若果张绣手中有十五万西凉铁骑,也不用和联军这么耗下去,手一挥,大军直接冲过去和联军硬碰硬对拼就好了。

想到这里,张绣只得立即写书信言及此地情况,让人连夜送去洛阳交给董卓,自己则是在盘算若是联军转攻虎牢关,自己怎么才能不错过虎牢关的大战呢。

第一百一十九章 调兵遣将

第二日午时左右,洛阳相国府。

张绣所派的使者已经将张绣书信带到相国府,其实董卓方刚刚起床,却听到有人报曰:“汜水关急报,张绣将军使者在外求见相国大人。”

董卓听得,不敢怠慢,立即召来使者。只见这使者见到董卓行过礼之后,就说道:“禀报相国大人,联军势大,汜水关危急,张将军请相国大人速发大军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