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页

董卓听得,却是怒道:“张绣,汝一而再,领兵擅杀袍泽,非是谋反乃是何事?”

张绣听得,答道:“主公,绣冤枉,莫要听李傕小人一面之词。当日之事温侯、华将军以及一众公卿大臣都可以为绣作证,绣根本无谋反之意。”

董卓听得,奇道:“奉先我儿都知此事?稚然为何不说?”

李傕听得,急道:“主公,张绣口如簧舌,能言善辩之人,主公莫要给他说话的机会,此等谋反之人只需将他拿下格杀即可。”

听到董卓的问话和李傕的话,张绣知道董卓只听了李傕一面之词,恐怕连吕布也没有见过,暗笑李傕一声愚蠢之后却是说道:“李傕,究竟你是主公还是相国大人是主公,竟然擅自替主公下令,吾有罪无罪,只需寻来温侯、华将军以及一众公卿大臣一问就知。”

李傕听得张绣的话,急得满头大汗,这时董卓已经看出不少漏洞了,对着李傕喝问道:“稚然,你这几天一直带本相去寻乐子,本相如今却是几日未见奉先我儿,有些想念了。”说完这句之后却是吩咐部下道:“且去让奉先来见本相,另外再传华雄、王允还有李儒来见。”

李傕听得董卓的话,知道董卓听了张绣的话已经对自己起疑了。其实李傕做此事之前也知道风险甚大,但却是不甘心被张绣杀了部下以及兵卒之后还理亏。故此他才一回到长安立即见董卓,先带董卓去寻几天乐子,又买通董卓家的管家,让他挡住吕布,不让吕布来见董卓。然后部下打听得张绣就要进城的时候就当先向董卓告状,并要董卓不要让张绣说话,一拿下他就格杀勿论。

如此欺上瞒下的手段若是对住些庸主可能还可以奏效,但董卓先前虽然被权势所迷,失了不少计较,但被联军讨伐之后却是清醒了不少。早就对李傕所言起疑,故此他才没有让甲士立即对张绣下手,容许张绣说话。

到董卓听得张绣所言之后,已经知道李傕肯定有所隐瞒,故此要他找来吕布、华雄以及王允三人,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叫李儒来明显是想这位智囊帮他出些主意。

被权势美色所迷的董卓,可能一些低劣的小花招都能将他骗过,看演义中董卓被王允他们所设计的一个低劣的小花招就骗了过去可知。但清醒的董卓还是很精明的,不然他也不可能走到今日权倾朝野,将皇帝视为傀儡的地步。

第一百四十七章 董卓还未昏庸(下)

李傕这一次明显是自作聪明了,没有料到董卓此时刚刚被联军所打醒,头脑清晰无比。这是李傕自己的不甘心所致,怪不得他人。

很快,吕布、华雄以及王允、李儒四人先后来到,而董卓也在部下去叫四人的时候让甲士放开张绣,并让他落座坐在一旁,这么一连串的举动看得李傕面如死灰。

吕布四人来了,事情就简单了,董卓让吕布备说当时的情况,而后又听了华雄和王允所言,都相差不大,其中所谓差别也就是角度和时间的差别,显然王允在那里呆的时间最长,又是文人,描述得最详细。

事情的始末已经知道,李傕欺上瞒下的行径亦暴露出来。

董卓听完之后却是怒哼一声,李傕此时已经惊得浑身大汗,听得董卓怒哼,立即连滚带爬地来到厅前跪下,不停地磕头道:“请主公饶命,傕知错了……”反复不停地说着这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