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

那名亲卫说道:“不可能,相国大人亲口说了,要昨晚于司徒府上献舞的歌女貂蝉,而司徒大人亦说了歌女貂蝉已经到了温侯府上,莫不是两位大人都说假话不成?”

吕布听得此话,更是恼怒不已,心中亦认定了董卓肯定是碍于刁秀儿乃是王允义女,他自然不能将一名重臣的女儿直接要到郿坞,故此才安排了一个歌女貂蝉的身份。想到这里,吕布杀气毕露,说道:“本侯说了没有就没有,你将此话带给义父即可,再在温侯府上嘈闹,就莫怪本侯手下不留情了。”

面对吕布森然的杀气,这名亲卫倒退了几步,颤声道:“诺……末将将温侯此话回报相国大……大人……此事请相国大人定夺。”说完之后飞也似的逃出了温侯府,仿佛走迟一阵吕布就会要了他小命似的。

吕布也没有在意,拖着刁秀儿继续完成拜堂之后就入了洞房。

吕布与刁秀儿入洞房之事且按下不表,这边亲卫回到郿坞禀报董卓,基于对吕布的怨恨,这名亲卫所说的话自然矛头全指向了吕布。这名亲卫也算有些小聪明,知道董卓亲口要的女子自然是人间绝色,就说这是吕布见得貂蝉美色,意欲收入自己房中,才不让与相国大人的。

董卓是脸色阴沉地听完了这名亲卫的话,挥手让他退下之后就在郿坞的大殿里面疯狂地砸东西,将不少在洛阳运来的名贵古董全数砸烂了。一众亲卫以及服侍董卓的女子都不敢入内。

一些跟得董卓久的亲卫知道,在董卓盛怒之时只有李儒一人可以劝他,于是让人快马到长安寻李儒。

李儒听说董卓为了一名歌女恨上了吕布,此时正在郿坞大发雷霆,立即放下手头所有公务,立即赶往郿坞去见董卓。

当李儒见到董卓的时候,董卓的火已经下了不少,李儒立即说道:“主公,为一女子而恶了温侯,令到温侯离心殊为不妥啊。温侯为主公手中利剑,当主公夺得天下之时,天下女子皆为主公所有,何必为一名小小的歌女而如此呢。”

董卓见得是李儒,并没有发怒,而是长叹了一口气道:“文忧,你不懂啊,这貂蝉可是人间绝色,相信古之妲己、西施亦就是如此,本相实在不甘心,这么一个女子竟然不侍候本相,而是落到那逆子手上。”

李儒听得,却是无奈,董卓心中明显已经恨上了吕布,只得劝道:“主公当以夺取天下为重,舍一女子而得天下,何乐而不为。到时主公大权在握,再将那女子要回来亦不迟。”

董卓听完,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而后挥退了李儒,李儒乃是察言观色甚是了得,见得董卓的手势,便不再说话退了出去。

第一百九十二章 貂蝉秀儿同一人,王允巧设连环计(下)

王允计谋的第一步瞒天过海算是成功了,瞒过了董卓以及吕布二人,并且使得董卓心中对吕布有了芥蒂。王允虽然见到董卓还是如以前一般待吕布甚厚,但老狐狸混迹官场多年,自然看得出董卓此时待吕布甚厚的行为并非出自本心,其中带了许多的生硬,应该是迫不得已才笼络吕布的,而王允也从董卓望向吕布的眼中读出了厌恶,而且一日比一日浓重。

王允这一计瞒得过董卓以及吕布二人,但是确瞒不过细心的李儒,当李儒详细调查之后发觉了此计的大漏洞时,本想在董卓面前揭发。但揭发之前忽然就想到当日于郿坞大殿与董卓说到天下大计之时,董卓的眼神明显没有从前那般炽热,或者说已经很久没有想过天下大计了,就连李儒提起,董卓也有点点厌烦。

想到了董卓的表现,李儒不由得又想起当日与贾诩的谈话,最后长叹了一口气,想道:“或者文和说得对,董卓已经是冢中枯骨,就算今日因我而使得王允不能除董卓,日后还会有人将他除掉的,但董卓此时不死,那么张绣的发展恐怕……”想到这里,李儒再次长叹一口气,喃喃道:“或许是要准备退路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