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页

却是当日影一接了张绣的命令之后,连夜快马赶往汉中,虽然法正以及孟达早出发了几天,但他们都是以游山玩水的心态前进,而且法正又是文士,每日走不过十余里,怎及暗影每人所配备千里马一匹以作传讯。

故此当影一将书信交到贾诩手上的时候,法正以及孟达二人还在上庸郡境内。贾诩听得张绣的吩咐之后,立即便指挥暗影行动了起来,在汉中郡查探起两人来,终于在法正以及孟达进城打探消息之时认定为可疑人物,然后进行跟踪,之后就窃听到他们所有的对话了。

暗影的人员将窃听到的对话记录好之后火速送往南郑贾诩的手中,贾诩此时已经协助完张辽以及胡车儿处理好军中之事,正好腾出手来为张绣处理此事。当看完法正以及孟达的对话之后,贾诩微笑叹道:“主公目光如炬,这法正能发出如今论断,实乃当世大才也。”

感叹完之后,贾诩就吩咐暗影的人将马均的书信送到法正手上,之后再对二人进行观察,但不许干扰法正以及孟达的生活。

次日一早,法正以及孟达起来之后,就离开了驿馆,在城内转了半天将整座小城都走遍了之后,法正以及孟达就出了城外,到附近的小村庄观察。一连几天两人都到城外的村庄观察情况。

当一日,两人回到驿馆之后,驿馆的负责人却是递给了法正一封信,说道:“法先生,这是一位客商给你的,说是你的朋友给你的书信。”

法正接过书信之后道了一声谢,而后与孟达一同回了房中,才将书信拆开,发现是竟然是之前同行的伙伴马均写来的书信,里面说了马均与自己两人分别后的经历,并说明自己现在在宛城为官,过得很好,并且邀请两人亦到宛城,自己可以推荐两人为官。

法正看完之后并没有说话,而是将书信递给孟达,只见孟达看完之后却是不屑道:“马均这个只懂奇淫技巧之人张绣竟然用他为官?看来这张绣亦非如孝直所言那般有本事。”

法正苦笑了一下,他知道孟达受的是很传统的教育,对商人以及工匠很是鄙薄,像马均这种只专注于发明制作一些小玩意,而不专心读书的人,孟达自然会鄙薄不屑。但法正并不是如此想,他祖父法真当时乃是天下闻名的大儒,虽然名为儒士,但对商人、工匠并不鄙薄,这也使得法正亦如此。

只听见法正说道:“子度兄过了,德衡兄有大才,就信中所言的翻车,如若当如德衡兄所言一般,只怕天下百姓亦受其恩惠,德衡兄大名亦能因此而名留青史。况且正以为张绣有识才之能,观其麾下,徐晃、黄忠、胡车儿均是其一手提拔,但三人都可谓是世之虎将,其中黄忠以及徐晃更是大将之才,胡车儿虽是一匹夫,但亦是忠勇之士。再有贾诩、钟繇、杜畿、张既,其中贾诩和钟繇之前是小有薄名,但其才如何,天下人自不知,但如今看来,贾诩智谋,天下顶尖,堪比高祖之陈平,钟繇有王佐之才,可比萧何。杜畿、张既之前仅是一小官,但如今看来,二人治理一郡,绰绰有余,杜畿之才只怕能治一州,张既年岁不大,日后成就更不可限量。如此看来,正以为张绣有识才之能,其用德衡兄,当有其道理在,我等且看下去就知。”

孟达撇了撇嘴,说道:“孝直之前所说都有理,只最后一条达不敢苟同。”

法正微微一笑,没有在意,而是问道:“子度兄连日看了不少,以为如何?”

孟达想了想,叹道:“张绣麾下能人的确不少,以消息看来,张绣拿下汉中只不到一月,而且张鲁之前治理汉中亦很得民心。而张绣拿下汉中之后竟然如此快就将民心定下,这般手段非常人能做到。”

法正笑了笑,说道:“其实要定民心不难,百姓求的只是两餐温饱而已,张绣进军汉中之时汉中百姓都已经进行了春耕,其大军又无破坏良田,百姓对其印象自然不坏。而真正难定的其实乃是世家的心,传闻汉中杨家被张任悉数杀尽,其中只怕亦有些不为人知之处。不过无论如何,张绣所统领的三郡之中,真正的大世家只有上庸申家。而上庸申家的实力,在天下世家之中只算普通,也只有在上庸这么一个多山不富庶之地,申家才能出头。故此说白了,张绣所统领的三郡可以说是整个大汉世家最薄弱的地方,其能迅速安定民心,并不太难。”

孟达听得法正的话后,惊讶道:“孝直若是不说,达亦看不到,不过若无世家支持,张绣又怎可立足呢?就算如今三郡之内无世家,但日后张绣势力再增,必会有世家大族,而如今其地无世家支持,只怕日后麾下会不安宁啊,如此看来,张绣前途堪忧。”

法正笑了笑,说道:“子度此言差矣,莫要忘了现在汉中郡传得沸沸扬扬的科举,这个才是张绣对付天下世家的真正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