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页

赵云点头答道:“我赵云一言九鼎,岂会食言。”

那名副将听得,一咬牙,说道:“好,我们降了。”说完当先扔下兵器,滚下马背跪倒在地。其余马家军士卒见得,又望了望还未完全清醒过来的马岱,亦纷纷抛下兵器,跪地请降。

赵云和太史慈见得马腾残兵已经没有了踪影,不知道逃到哪里了,又见得有众多马家军士卒在,商议了一下就决定不再追马腾,这次擒住马岱已经是大功一件。太史慈吩咐副将收缴兵器,并将这些马家军士卒绑好,而后对赵云,说道:“子龙立此大功,回到宛城可要请某喝酒。”

赵云笑着答道:“还得多谢子义将此功劳让与云,喝酒之事自然无妨。”

太史慈哈哈笑道:“好,我们这就回城,慈去将此好消息告诉老胡还有老周他们。”说完不理赵云,引着飞羽弓骑押着马家军的士卒望长安城而去。

赵云听得,脸皮不自然地抽了几下,然后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对亲兵队长说道:“回长安吧。”

亲兵队长含笑应了一声,率军押着马岱跟着赵云望长安而去,同时心中为前面的赵云还有得意洋洋的太史慈默哀道:“太史将军也狠,只怕这一次赵小姐不止找赵将军麻烦,连他自己也不能幸免。”

第三百零六章 战后事宜

长安城京兆尹府,张绣有些感慨地坐在主位之上,下首除了追击马腾未归的赵云、太史慈以及在城中安抚百姓,整顿治安的黄叙之外,其余众人均在。

张绣对最早跟随自己的贾诩、徐晃和胡车儿三人说道:“想不到我张绣亦有一日能坐在这位置上。想当年绣与文才一同到这里见那京兆尹,传凉州北宫伯玉反叛的消息,受到冷遇,如此却是物是人非了。”说完长叹了一口气。

贾诩听得,说道:“主公人中之龙,那京兆尹又岂识真龙,如今主公贵为当朝大司马、骠骑将军、宛城侯,而当日那京兆尹只怕此时早已魂归地府多年矣,主公何需为此小人长嗟短叹。”

张绣笑道:“非是为那小人长嗟短叹。实在是为当日长安之故友,文才戍守襄城,绣这几年亦只见他几面。孙文台以及其麾下四将自从汜水关一别亦多年不见,还有绣到长安之前相识的刘玄德三兄弟。呵呵,如今想来绣当日之好友均是一方豪强,手握重兵的诸侯。”

正在张绣缅怀旧事之时,就听到外面有人来报道:“禀报大司马,赵将军和太史将军回来了,还擒住敌军大将。”

张绣听得,精神一振,一时间将那些旧事抛到一旁。未几,赵云和太史慈昂首而入,赵云先将一将掷于地上,再和太史慈一同向张绣行了一礼。

张绣微笑着说道:“不必多礼。”口中说着,同时上下打量着那个被麻绳扎个结实的人,忽然觉得此人很是面善,但一时之间却认不出。倒是与他交过手的徐晃一下子就认了出来,惊讶道:“马岱?”

这时张绣亦立即醒悟,惊讶道:“子龙活捉此人就是马岱?”其实也怪不得张绣认不出,当日张绣只是离远见过马岱一面,并未与其交过手,况且马岱的名声不如他堂兄马超还有大将庞德响亮,当日阵前张绣的注意力都放在马超和庞德身上,倒是有些忽视了马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