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页

本来刘表听得蔡瑁所言,已经有些意动,毕竟蔡瑁说中了他最担心的地方,但听得蒯越所言,刘表又有些顾忌,特别是那句“韩遂乃是反贼,主公乃是皇族”刘表乃是珍惜名声之人,若被人说成与反贼联手讨伐朝廷重臣,却是不愿。

蔡瑁见到刘表犹豫,知道他犹豫的是什么,立即说道:“异度此言差矣,张绣本乃董卓部将,董卓何人?国贼也,张绣助纣为虐,主公讨张绣乃是讨贼。韩遂以前虽反,然乃受人胁迫,后来已经受降,其更于董卓乱政之时,出兵从众诸侯讨伐国贼,故此韩遂方是忠臣,而张绣乃反贼也。况且更有袁公路一同出兵,袁家四世三公,乃是大汉忠臣,主公身为皇族,与大汉忠臣以正讨逆,何来有损名声之说,只会得天下士人百姓所称赞!”

正逆之说从来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蔡瑁这般言论自然有牵强附会的地方,但目的就是要消除刘表的心理障碍。刘表虽然亦知道蔡瑁所言并非全对,然而他需要的就是这么一个台阶,让他有出兵的理由。听得蔡瑁之言,刘表点头说道:“德珪所言有理,只是与袁术同讨张绣,夺下南阳之后只怕两家相争,最后为张绣所趁。”

蒯良、蒯越听得刘表之言知道他心意已决,身为谋士当主公下定决心之后,纵然不同意亦需尽力为主设计,这是谋士的责任。蒯良叹了口气,说道:“主公无需担心,只怕袁公路亦会如主公所想,必会派出信使与主公商谈此事。而且袁公路大军要攻南阳,还要经新野等地,主公只需在城中坐等袁公路使者即可。”

刘表听完,点了点头,说道:“如此,德珪先整军备战,老夫就在城中等袁公路使者。”

第三百二十五章 马超至

这边李丰日夜兼程,终于赶到襄阳城中,顾不得看襄阳城的繁华,立即到州牧府中递上名帖,求见刘表。

其实在李丰踏入荆州地界的时候刘表就已经知道,同时也知道袁术亦有取南阳之意,知道联手之事十有八九能成功。但是荆州多智者,刘表知道袁术有意取南阳,知道他遣使来定是要商讨如何平分南阳,自然是准备坐地起价,毕竟袁术要进攻南阳,需要从义阳、新野那边取道而来,这些可都是刘表的地方。

李丰递上名帖,刘表并没有立即接见他,而是凉了他半个时辰之后,才出正厅见李丰,开口就是一句:“表公务繁忙,贵使远来,却是失礼。”

李丰连忙回礼道:“州牧大人爱民如子,为政事操劳,丰佩服。”

刘表与李丰客套一二之后,刘表就问道:“不知左将军遣贵使来,所谓何事?”

李丰说道:“州牧大人,丰此来却是奉我家主公之命,应西凉韩大人之邀,请州牧大人一同讨伐董贼余孽逆贼张绣之事。”

刘表听得,心中冷笑,嘴上却是说道:“贵使是否弄错,张大人乃是堂堂大汉骠骑大将军、大司马、宛城侯,又救驾有功,怎会是逆贼。”

李丰听得刘表语气,暗道:“有门。”连忙说道:“州牧大人此言差矣,张绣官位,先是李郭樊三贼乱封,后来天子落入曹贼之手,如今曹贼挟天子以令诸侯,张绣乃是其同党,自然以高位许之,故此张绣之官位皆非由天子亲自册封。至于救驾有功,更是虚言,张绣与李郭樊三贼本是同党,其自相残杀天子又岂会为张绣所救,张绣实乃国贼也,州牧大人乃是高祖之后,皇族之人,岂能与国贼同谋。我家主公出身袁家,四世三公,乃是大汉忠臣,韩将军当年亦响应众诸侯,同讨董贼,皆是于国有功之人,如今三家联手,共讨张绣逆贼,正是替天行道之举也。”

刘表听得,不动声色地答道:“贵使所言有理,张绣擅占南阳,表身为荆州牧,自然有责任为天子守土,将南阳取回,贵使以为如何?”

李丰听得,笑道:“州牧大人所言有理,不过左将军亦为天子效力,征讨不臣,故此左将军想请州牧大人将宛城借与左将军以作囤粮之用,好等左将军大军征讨逆贼之时有一囤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