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页

张绣不由得疑惑地问道:“孟起,以前没有这么多羌人的吗?”

马超点了点头,说道:“这种情况,往常只有年末赶集的时候才会出现,现在初春刚过,不应该有这么多人啊。”

就在马超独自疑惑之时,张绣已经猜到了一些因由。指着对面出城的驰道,对马超说道:“孟起,这么多羌人涌入城中,应该是因为他们。”

马超看着一辆辆大马车拉着大量物品出城,奇怪地问道:“与他们有何关系?”

张绣笑道:“孟起且看,出城拉着货物的皆是汉人打扮,而羌人打扮的不是没有运载物品就是载着粮食,而汉人打扮的是各种各样皆有。若是绣所料不差,这些应该是中原一带的汉人到此做买卖。”

马超听得,点了点头。这些中原来的商人他们来的路上就见到不少,而且在长安城中也见到很多,但是长安并非终点站。这些商人将凉州的商品运至长安之后,就会分流,一部分出武关运到南阳,一部分则东出运到洛阳。而由于这三座城池的稳定,以及官府主持公平买卖,故此各地商人都乐意到张绣麾下这三座大城进行买卖。

其中复建的洛阳主要是河北、中原的商人将商品运抵这里进行一手交易,宛城则是荆、益二州的商人居多,长安自然是跑关中和凉州一线的商人了。除了一手交易之外,还有在三城之间来回进行买卖的二次交易商人,他们都是赚取三城之间一手交易的差价。这也是由于进行一手交易的商人货物比较多,若是运到其余两城就是沿途的入城税就比赚的要多,还不如直接运到最近的大城将货物卖出,虽然价钱低点,并且让在三城之间做买卖的小商人赚去了不少,但总的来说也就比直接跑到其余两座大城赚少了一点,有直接跑去其余两座大城的时间,还不如来回跑多一趟来得实在。

其实这也是张绣经过调查之后暗中调整的结果,为的就是让三城不发生恶性竞争,转而变成强强合作。由于长安、洛阳和宛城之间相距太近,若是张绣骑着飒露全速而行,一天就可到一城。这么近的距离三城之间必然会造成恶性竞争,故此张绣就在入城税上做文章。

例如河北的商人他将货物在洛阳卖出能赚十金,而在长安卖出只能赚十一金,但有半金要交纳入城税,也就是说卖到长安只能赚十金半。多赚半金却要跑多一大段路,还不如在洛阳卖掉返回河北再跑多趟更好。

如此一来就养出了一大批在三城之间做买卖的小商人,这些小商人皆是小本经营,零散买卖。这批小商人可以先在三城之间累积金钱,待得做大了之后就可择一条长线商路跑,赚更多的钱。这样使得没有分到田地或是家中人较多的百姓可以出来做买卖,而不致成为闲汉。张绣也可以因此加强三城之间的联系,一同发展。

商业这东西张绣虽然懂得不多,但穿越之前就生活在商业社会当中,耳濡目染之下用这些小方法来导向商业发展还是可以的,毕竟汉末的商业还属于最原始的阶段。

而天水城,就是凉州到长安一线商路的起始点,这条商路是三条商路之中唯一全部都在张绣治下境内的,也是三条商路之中最安全的商路,沿途都有张绣小队兵卒巡查保护商人安全,而关中的贼匪作为大军冬天训练的对象,到春天之后基本已经被清除干净。

马超听得张绣的指点,已经明白不少,但还是问道:“那为何他们都要进城交易,他们只在路上交易不就可以了吗?”

张绣微微一笑,说道:“城内有官府的人主持公平买卖,只要在城内交易,任何一方觉得吃亏了都可以去找官府说理。往常汉人与羌人交易,往往是羌人吃亏。现在进城虽然要交入城税,但羌人进城之后卖出的价钱比在城外私下与汉人交易能赚得多,羌人也没有吃亏。而且官府对羌人有优惠,如若进城时无法交纳入城税,可在完成买卖之后出城的时候补交。”

马超听完,点头赞道:“主公此法确实很照顾羌人,假以时日,汉羌之间矛盾就能逐渐消解。”

张绣听得,打趣道:“孟起何时也懂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