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页

张绣张口吃掉了一颗糖葫芦,暗中决定回去之后定必让暗影查探此事,脸上却已经布满笑容,对船夫说道:“船家,开船。”

那名船家应了一声,问道:“大人想去哪里?”

张绣知道这些船家对从内城出来的人一般都喊大人,也没有在意,随口便说道:“哪里热闹就去哪里。”

船家听得,应道:“好咧,现在东市戏台之上有戏上演,那可是骠骑大将军亲自调教出来的戏班子,每月只有月头和月中两次才在东市戏台上表演的,大人不若去那里一观。”

张绣微笑着点头道:“那好,去吧!”

这所谓的戏也是张绣这两年闲极无事为丰富百姓的生活捣鼓出来的,张绣初次游长安之时见到长安城内日夜都繁华,摆卖的小贩到处都是,颇有历史上宋代汴京之风。不过游过一遍之后张绣却发现娱乐节目少了许多,他也知道汉末百姓的生活其实并不丰富,这一方面是粮食短缺的原因,一方面也是由于张绣建新长安城这一手前瞻性太强,其他如娱乐方面没有跟着一同跳跃式的发展,未能跟得上,故此才导致缺乏。

不过随着曲辕犁的广泛使用使得粮食增产,以及通往西域的商路重新开放,四方商人齐聚,百姓手中亦有余粮,长安城内的娱乐节目的需求开始变得迫切起来。

于是张绣便寻了些贫苦人家的女子来,教他们舞蹈和音乐,并将此舞蹈和音乐融入一个故事中,最先演的就是霸王别姬。而这些女子也能拿到张绣的赏钱,帮补家中困难的生活。

同时这些贫苦女子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分别到长安城东市和西市的两个新建的戏台上为百姓表演。而这些女子也很聪颖,明白过来之后却是将春秋战国和先汉时期的一些著名事件也演绎了出来,这不得不算是张绣干预之下文化上的又一个跳跃式发展。

戏台造在河道的中心,平时就如一孤岛一般,故此不是很大。而戏台的旁边就是东市,途人很多。这戏台属长安京兆尹府管理,平时也有一些新出的戏班在这里表演,在此表演不需要花钱,只需登记了就可以。表演之后可以问百姓拿赏钱,不过给不给是百姓作主,不能强逼,而一般演得好的戏班都能拿到赏钱的。

当然这些都是民间百姓的戏班,而张绣所组织的那帮女子的表演才是最顶级的表演,故此每逢初一和十五,都吸引了长安城内大量的百姓以及各方留在长安做买卖的商人的观看,总之就是热闹无比。

今天恰好就是十五,张绣的小艇来得不算太早,但也不迟,故此停的位置离开戏台也不算远,当然也不可能在最前面。现在还没有开戏,但不少从各地来长安做买卖的商人已经慕名而来,早早就租了小船占了一个好位置,张绣还见到其中有不少金发碧眼的西域胡人。小张凤看得出奇,便四处打量,不过张绣怕她掉落水中,故此一直都抱着她。

这时已经有不少百姓的小船在四周叫喊,卖些瓜果、自酿的酒以及小菜等食物,让看戏的人能边吃边看。

张绣见得这一幕,暗暗感叹不已,若是没有他,眼前这一幕最起码要到宋代才有可能出现,而由于他的到来,这一切都改变了,华夏的文明因此而加快了无数倍发展。虽然因为时间尚短,底蕴和丰富性还欠缺,但假以时日,华夏的文明必然能提前达到原来的顶峰,之后更可能超越之。

张绣却是对船家说道:“船家,去买一些瓜果和小菜来,酒就不要了,我家孩儿还小喝不得,如果有百姓自制的清茶,就买一些来。”张绣说完递给了船家一些大钱,船家接过之后应了一声,到船后吆喝去了。

正在张绣等候之时,后面传来不少人大声说话的声音,张绣侧耳倾听,却是听到这些人都喊道:“看,我们的大才子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