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页

张飞一听更怒,那边刘备早有准备,大喝道:“翼德!你先回营中!”

张飞回头望着刘备,却是不愿回去,刘备脸色一沉,喝道:“莫不是连为兄的话也不听了?”

张飞听得,气鼓鼓地哼了一声,打马回营中。张绣见得,只是冷冷一笑,不过心中却对刘备的忍性更加忌惮。

这时只见刘备在马上向着张绣一拱手,说道:“备见过骠骑大将军,备乃是应了季玉贤弟之请,进川助其退敌。倒是骠骑大将军,季玉贤弟自管治益州之后,百姓安居乐业,骠骑大将军为何屡次进犯益州?”说到最后,刘备是断喝出来。

张绣听得,冷冷一笑,向东北方向拱了拱手,说道:“蒙陛下圣恩,封绣为骠骑大将军,可开府并行征伐之事。本将自问就任骠骑大将军之后,每日夙兴夜寐,兢兢业业。奈何大汉风雨飘摇,西有羌胡之祸,北又有鲜卑、匈奴等胡人寇边,本将西征北讨,平凉州西域,逐鲜卑匈奴,战功虽不敢与卫霍两位将军相提并论,但当世论对大汉之功劳,本将自问无人可及。然而刘璋小儿以及其父,两代皆不服朝廷,自领益州,擅自割据。更在本将征讨凉州平羌之时出兵汉中,助纣为虐,虽名为汉室宗亲,然却是大汉逆臣。本将蒙陛下受征伐之权,自然要征讨此等不臣,皇叔如今出兵,难不成亦要助纣为虐?”说罢张绣只是冷笑不止。

刘备听得,皱了皱眉头,正不知该如何的时候,旁边诸葛亮却是用鹅毛扇挡在刘备跟前,而后策马前进了几步,拱手道:“骠骑大将军既自称功劳显赫,大汉忠臣,缘何在擅改汉制,又废汉律?”

张绣听得诸葛亮出声,只装作不知,冷哼一声,说道:“汝是何人,本将与刘皇叔说话,汝只是一懦口小儿,此时何曾轮到你说话?”

诸葛亮听得,拱手道:“在下复姓诸葛,名亮,草字孔明,添为皇叔手下主薄。”那边刘备亦适时说道:“先生的话就代表了备的话。”

张绣听完,难得露出一丝笑意,拱手道:“原来是卧龙先生,久闻卧龙先生能言善辩,今日一听果然如此。不过卧龙先生所说本将擅改汉制,此言却是差矣,本将改的只是骠骑大将军府内制而非汉制,至于废汉律更是无从说起,先生不见此律已得天子批准施行了吗?”说完双目直直地望着诸葛亮,心中冷笑道:“能言善辩?看本将今日怎么辩倒你?”

诸葛亮听得,皱了皱眉,说道:“如今天子被囚许昌,汉贼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改律之事乃是曹贼一力主张,大将军自命大汉忠臣,莫不是与曹贼同流合污不成?”

张绣听得,冷笑道:“卧龙先生此言差矣,曹孟德司空之位乃是陛下亲授。陛下要封谁的官,谁就能升官,陛下要贬谁亦是陛下说了算,曹司空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说只怕是不服曹司空之人摸黑之语吧。而自陛下驾临许昌之后,这数年来皇室和朝廷一切用度皆由曹司空和本将一力承担,陛下亦毫无缺衣少食,卧龙先生言曹司空乃是汉贼此言却是谬也。本将只问一句,天下那么多自命忠臣的人,除了本将和曹司空,这几年哪个地方有为朝廷上过税。已故的河北袁绍没有、江东孙坚没有、益州的刘璋小儿也没有,只不知皇叔有没有?”

问完之后顿了一下,自顾自地答道:“不过据本将所知,皇叔这些年东躲西藏,恐怕也没有这时间。”张绣这一席话,却是说得刘备无言以对,诸葛亮紧皱眉头。

张绣知道此时言语上已经占了上风,不能给机会诸葛亮想出反驳之语,于是立即冷喝道:“现在本将只问一句。刘备,你退兵还是不退兵?”

刘备听得,用求助的目光望向诸葛亮,诸葛亮轻叹了口气,朝刘备摇了摇头。刘备见得,向着张绣拱手道:“大将军,此事恕难从命!”

张绣听得,冷冷一笑,连道了几声:“好!好!”继而眼神变得坚定,对后面的太史慈喝了一声:“子义!”

太史慈欣喜地应了一声,策马持枪冲到刘备大营前,喝道:“大耳贼,东莱太史慈在此,可敢出来一战!”在太史慈搦战之时,张绣已经打马退回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