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页

现在除了长城内兖州、豫州、徐州、青州、冀州和幽州这六州之地外,华国国土自北海向南达中南半岛,由西域至东北海边。领土之广博,可谓前所未见,汉武皇帝时亦多有不及。

不过有识之士都知道,华国的领土不止于此。水军征讨完朝鲜半岛之后,海船回扬州之后,分出三分之一的海船,沿海岸线南下,直达交趾才停下。不须多想,华国太祖张绣已经将南面的目标定在了中南半岛南面的吕宋岛上。

而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与粮草储备,华国与汉国的最后之战即将要开打了!

……

不过此时,华国太祖张绣却是在正德殿上露出苦恼的神色。一众文臣和军机处的谋士悉数在列。

丞相长史诸葛亮正在殿中,拿着奏折向张绣禀报道:“陛下,今年我们拓土不止千里,大将们是高兴,但麻烦却是不小。”

张绣听得,脸上神情一滞,问道:“孔明何出此言,开疆辟土乃是大喜事,何故言麻烦不小。”

诸葛亮见得之后,轻摇鹅毛扇,同时不住摇头道:“陛下有所不知,今年诸位将军所攻之地,皆是长城外的边土。那里城池极少,不易管治,实在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绣一听,笑道:“此事易耳。在长城外划地设郡,三韩半岛城池不少,加上有四分之一之地属于乐浪郡。在那里继续设郡建城,并无不妥。加上那里气候适中,特别是南部更适合种粮,可以迁民到那里。”

诸葛亮无奈一笑道:“陛下所言不差,三韩半岛要设郡建城倒是不难。不过亮所说的乃是扶余、高句丽还有大草原。这些地方可是难以开发。”

张绣听得,笑道:“无妨,扶余、高句丽的地方乃是一片坦途。虽然由于其地在北,冬天极为寒冷,一年顶多只有两熟,但东北之地极大,可以亩数补救。迁民之余,对扶余和高句丽以及一众胡人强制汉化,百年之内,东北可成北方粮仓。”

张绣此言并非胡说,其穿越之前,东北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产粮地。张绣虽然知道东北产粮不如现在的江东之地,但若是开发了就可以大大缓解北方的粮食问题。特别是河北之地,跟关中一样历经数百年的开发,水土流失严重。有东北和三韩半岛这两个新粮仓加入,日后就可以大大舒缓河北的压力。而关中一边,亦可将粮食压力转移到荆南还有江东一带,至于交州还有中南半岛,则可以在水运更加发达之后,一同加入进来。将这几个地方都纳入华国国土,未来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粮食和土地都不会成为华夏发展的掣肘。

这时,张绣又说道:“至于大草原,还是要建城。”

张绣知道,如若要将大草原变成耕地,这个不太现实。不过若是在大草原上建城,就算草原叛乱,亦不会如历史上一般每次都长驱直进。而张绣也有留大草原胡人充当华国敌人的意思在里面,要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在大草原虽然衰落,但三代之后,只怕草原会再度强盛,到时就是考验华国的时候了。

不过张绣相信,以自己现在打下的基础,华国应该能坚持到火器的发明。只要火器发明了,华夏人与草原胡人之间,优势就会开始逆转。

诸葛亮苦笑道:“陛下想法极好,但是建城需要人啊,我们哪来这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