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归延接过李富贵编出的繁简字体对照表后,看了一眼立刻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些字都是你写的?”

“是啊,怎么了?”

“不简单啊,你这套简化包含了许多字体的变化,能把这些融合到一套字体中,我还真没看出来你还真有一套,你不是不会写字吗,不会使你在我面前都装傻吧,你可要小心噢,有人老是装傻,最后就变成真傻了。”

“哪里,我那有在你面前装傻,我是不大会写字,不过对各种文字还是有一点研究的,也没你说得那么厉害啦。”

“还真是奇怪,连字都不会写,还去研究什么文字。唉,不对啊,这些简化字难道不是你写的吗,我看写得还不错,不可能是今天才动笔的人写的,你老老实实告诉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好吧,我就说实话吧,小时候,我们村子住着一个半仙,他说我将来一定会干大事,又说我不需要学会写字,因为将来我会创造一种新的字体,我只要会写这种新的字体就可以了,所以我就学了这种字体。”

“我才会相信你这套鬼话,不过你不想告诉我就算了,本来各人就是有各人的秘密,你这招半仙用得不错,不过应该直接用神仙,以后不妨常来来。”

给自己披上一层神秘主义的外衣,这主意确实不错,要说这心理暗示、宣扬世界末日、以及那些骗术自己前两年可从电视上学了不少,有些还是学校组织观看的,其实当年自己要是没去当二鬼子,做个神棍也不错,恐怕洪秀全和杨秀清加一块也不如自己。虽然现在自己还缺少一些经验,不过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规模一大不由他们不信。见鬼,自己刚才不还在思考如何教育人民吗,怎么一转眼就想着建立起邪教来了,好像有点不太对头。靠愚民的手段登上高位,这不是正和自己的初衷相反吗,自己原来不是认为如果可以打开民智,把中国人带入现代自己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吗。不过目标是一定的,可是道路可以是曲折的嘛,只要不太过分,小小的愚他们一下应该也可以考虑吧。

就在李富贵想心思的这一会,陆归延已经把这些字大致的扫了一遍,“既然是半仙教你的,那我们就直接用这套字体就好了,你还让我们研究什么?”

“也不是这么说啦,那个半仙有点疯疯癫癫的,他说的话我也不是很相信,你还是把这套字体拿下去找几个有学问的人研究一下,看看有那些不合适的地方需要更改。”

相对于让李富贵头疼的教育问题,军事上倒是很顺利,看到这征兵处的一片繁荣景象,李富贵大笔一挥,把征兵人数从两万多人一下提到了四万人,多出来的名额被李富贵全部划归到了一个全新的兵种中去:工兵,李富贵算是想明白了,既然是皇帝出饷银,那干吗跟他客气,说起来工兵可是个好东西,将来用得着他们的地方多着呢。

而李富贵的富民措施这时也遇到了一些阻力,这年头抱有和王抚才相同观点的人还真不少,比如说这禁杀耕牛就让李富贵不理解,如果人家愿意把牛杀了来吃,那就证明宰杀这头牛创造了比用它耕种更大的利益,牛这东西又不是不可再生资源,投资周期也不是特别长,究竟是杀还是用应当很容易形成平衡,用得着官府那么费心吗。考虑到这里老百姓的脑筋好像不太灵活性格又保守,李富贵只好先从来料加工做起,正儿八经的农户只要能找到保人就可以向富贵军提出申请,把布料和样品领回去,做成军装交回来后领取报酬,本来李富贵看不起这种糊纸盒式的运作模式,他希望那些地主看到有利可图站出来投资被服作坊,可是那些家伙的热情一直不高,始终处于等待观望状态,李富贵不得已才采用了这个办法,不过他也承认这种运作方式对农民来说的确是最保险的一种。

第九十三章

与在战争岁月那紧张充实的日子不同,当李富贵再次回头总结自己的这段时光的时候发现时间就在每天的忙忙碌碌中溜过去了,回想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值得记忆的事情,方正只记得每天都很忙,这一忙就忙到了初夏。这期间苏皖局势异乎寻常的平静,南京一直没有什么动静,李富贵则在淮河两岸修起了炮楼,尽管李富贵几次修改了防御基地的设计图纸,可这东西怎么看都象鬼子的玩意,先是一圈壕沟,壕沟后面留有一段空地可以用来布设铁丝网和地雷,然后有一圈矮墙把基地围了起来,里面有营房、操场和一两座塔楼,李富贵每次看到这塔楼就会有一肚子气,如果用石头把它修成古堡式的那造价实在太高,而用红砖砌起来的塔楼要多难看有多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