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人厚爱,仁甫记住了。”

今年的天气有些反常,才进入六月就变得非常的炎热,这一天李富贵坐在府衙里端着一碗冰镇酸梅汤正在享受,没有空调的夏天真是让人很难习惯。这时书启老夫子程心素出现在门口“秉大人,有朝廷来的公文。”

“程老夫子啊,来坐,先喝一碗酸梅汤,消消暑。”李富贵在接到朝廷来的消息的时候总要在手下面前装得毫不在乎,他希望自己这种态度可以感染手下这些人。

在东拉西扯了一回之后,程老夫子有点坐不住了“大人,您看这公文。”

“嗨,还不就那么回事吗,讲讲吧。”自从手里有权以后,这种公文都是由手下念给他听的,李富贵实在不愿意费神看这些繁体文言文,在他手下这些人里程老夫子的翻译能力很不错,总是能把公文翻译得很直白。这次的公文意思很简单:马上就要举行乡试,朝廷对这一次乡试非常重视,因为这段时期国家动荡,越是这种紧要关头越不能自乱阵脚,为了平定人心,也为了更进一步的拉拢士人,这一次的乡试一定不能出问题。不过到了两江想要不出问题一定要李富贵全力配合才行,所以就行文到了这里。

“我说吧,没什么来了不起的,程老夫子,你参加过乡试吧?”

“卑职是道光二十六年中的举。”

“那你给我说说乡试是怎么一回事吧。”

“是,乡试是秀才们考举人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都在八月举行。”

“举人,好像中了举人就可以坐官了吧?”

程老夫子苦笑了一下,这位大人有时候很聪明可有时候对一些常识却无知的可笑,“以前是这样啦,可现在到处都是捐班,实缺少的可怜,不要说举人就是进士,想做个知县都得候补个好几年。”

李富贵听出程老夫子话中沧桑的味道,就把话题引开“那乡试究竟怎么考呢?”

“乡试一共考三天,第一天考八股,就是让秀才考四书里的内容,第二天考经义,是考五经里的内容,第三天考策问,会出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考士子,比如说水利什么的,是看看秀才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听到这里李富贵来了精神,“要考三样?为什么我以前只听到人家说考八股文呢?”

“是这样的,秀才们的文章交上来之后先由副考官批阅,副考官看的好就加上评语送给主考官看,如果八股写得不好第一天主考官就没看过你的卷子,那后面自然也就不会再把你推荐上去。所以对于秀才来说八股文才是重中之重。”

“噢,我明白了,假如他每天推荐十分卷子,就算你后面两篇交白卷,那你也是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