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

据历史书中的记载,捻军起义在一八五七年的陈庄战役的前后有一个明显的分界,在此之前捻军更多的可以被称为流寇,一支捻军甚至可以从一个省流窜到另一个省,作战手法也很单调,基本上只有小股骑兵袭扰和大队人马围攻这两招,军队的消耗基本上靠抢,抢多了就分给贫民。而在此战之后张乐行开始以归德府为根据地与清军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归德这个地方虽然属于河南,但是比邻江苏、安徽、山东,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让张乐行在这里的游击战打的是有声有色,胜保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这里,因为新式的游击战并不攻打州城府县,所以张乐行在这里蛰伏的时候胜保一直向东打到山东的维县,一路上自是风光无限,后来又陈兵济宁州威胁李富贵,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归德还有这么一支力量在慢慢的发展。等到一八五八年五月一夜之间捻军突然攻克虞城、夏邑、永城之后张乐行的根据地已经十分稳固了,胜保几次清剿虽然都夺回了县城,但是捻军的那些花样百车的攻击手段让他站不住脚跟,偏偏这个时候又和富贵军闹得挺僵,实在拉不下脸去求李富贵。后来胜保倒是想出了个好主意,因为张乐行不正面和胜保的大军作战,所以清军收复失地的时候总是很轻松,而在此之后胜保就火速的把夺回来的地方交给地方官,自己则带领大军立刻到别处清剿,捻军似乎对此也有默契,胜保刚离开的县城他们并不去动他,总是等风头过了一阵子在把这些地方夺回来,如此一来一回的拉锯,胜保战功倒是得了不少,张乐行也是越打越强,只是苦了那些地方官。

李富贵这段时间基本上就是冷眼看着胜保在河南、山东扑腾,还送了一块“大清第一勇士”的匾给他,把胜保乐得北都找不着。南北打得都很热闹李富贵终于又迎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除了向印度派出了一支雇佣兵外这一年来富贵军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军事行动。对印度派兵的大门本来已经被关上,联络起义者的活动也不太顺利,现在的这些起义者根本就不知道弄个海外办事处派个发言人这种做法,印度现在本来就乱,究竟去和谁联络、如何联络这都很成问题。

派兵的要求是东印度公司派人向李富贵提出来的,要说现在东印度公司和甲a集团的生意往来那可多了去了,除了鸦片双方几乎在所有领域都有贸易往来。和甲a集团的蒸蒸日上不同,东印度公司这些年已经日薄西山,它的贸易垄断权一个接一个地被取消,现在更是连年亏损,这次印度大起义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所以现在哪怕是一根稻草能够抓住也是好的。听说了李富贵愿意动用武力镇压印度的叛乱之后公司的高层立刻就把全部希望都放在了这个神奇的东方将军身上。

威尔逊作为东印度公司的全权特使来到中国向李富贵求援,“这帮鸦片贩子,这回看来你们是要落到我的手里了。”李富贵充满快意的想着。

“威尔逊先生,久仰大名,您能来真是太好了。”李富贵显得极为热情。

威尔逊很简单的道明了来意,李富贵回答的也很干脆,“这没有问题,英国朋友的事就是我的事,不过这具体的细节嘛……”

威尔逊当然知道自己这次谈判最大的难题是什么,那就是钱,公司现在拿不出多少钱来雇佣李富贵的军队,“李大人,您应当知道,我们公司现在陷入了相当大的财务危机之中,我想我们没有办法拿出多少现钱来。”

“那可怎么办呢,我的那些小伙子们总要吃饭啊。”

“印度是个遍地黄金的地方,我想你们可以自己去取报酬。”

李富贵在心头暗骂,这个混帐用这种屁话来蒙我,我抢东西还用你教,“威尔逊先生,您作为雇主不觉得这样太不负责任了吗。战利品归战利品,工资归工资。”

“可是我们实在拿不出现钱,我们也是老交情了,要不然咱们先定一个价钱,等到印度叛乱平息了,咱们再结,你看好不好?”

李富贵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威尔逊先生,不是我不帮你,我也有我的难处啊,中国是什么样子你也不是不知道,我们这里的军费也极为紧张,如果要派一支军队跨国作战那花钱可海了去了,您现在让我垫,问题是我上那弄银子去啊。”

威尔逊知道李富贵说的也是事实,以中国现在的经济水平要养这么一支军队的确很吃力,“贵军在海外的补给当然有我们来想办法,只是佣金能不能稍微缓一缓?”

“不行,您也是生意人,这雇佣兵的规矩您应该懂,那可是玩命的事情,没有道理拖欠的。”

“那可怎么办呢?”威尔逊没有想到李富贵这么强硬。

“要是实在不行,您看这样如何,你们东印度公司也是老牌大公司了,中国有句俗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您看看能不能划拉一些东西出来,比如说船啊、岛啊、殖民地什么的,我拿到东西也好跟下面人有个交待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