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页

虽然赵婉儿已经回来了,不过中国人排外的这个话题并没有犯什么忌讳,所以李富贵还是继续说下去,“如果您不相信的话可以问问我夫人,假如现在朝廷要派一位大臣作为公使出访欧洲,那么他还没有启程就会被扣上卖国贼的帽子。”

在凯瑟琳看来这段话更加的莫名其妙,“这位大臣接受了国家的使命出使外国,可是他还什么都没做就会被当作是卖国贼?”凯瑟琳重复了一遍以确认谈话没有发生什么错误。

“是这样的。”李富贵做出了肯定的答复。

赵婉儿也基本上肯定了这种说法,按照她在北京的经验,一个人只要愿意接触洋人就会被视为卖国贼。实际上赵婉儿现在对那些说李富贵是汉奸的人恨之入骨,她在这件事情上可没有李富贵这样豁达,在她看来这些全都是一群忘恩负义的小人,如果没有李富贵他们就算保得住脑袋也保不住辫子,可是他们一点感激之情都没有,反而总是想办法诋毁李富贵。

凯瑟琳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混乱,一个百战百胜的英雄竟然仅仅因为和外国人吃上一顿饭就被当作卖国贼,她实在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

“相信您现在对我的处境有了一个更全面地认识了吧。”

凯瑟琳决心重新了解一下中国,在此之前她的行动基本上是按照剧本来的,所以虽然见到不少中国人,不过她并没有认真地去了解中国社会,那个时候她更多的是以一种猎奇的心态来看待面前的一些的,可是李富贵的遭遇却深深震撼了她,如果这一切都是事实,那李富贵比普罗米修斯还具有悲剧色彩,看着赵婉儿握着李富贵的手,凯瑟琳忽然觉得这一对夫妇是那么的孤独。

凯瑟琳在这里是以一个欧洲人的心态来理解这件事的,在欧洲并不是特别强调个人对国家的效忠,所以真正能当得起卖国贼的人物那的确都是罪大恶极,而在中国汉奸更多的时候被当作一种泛称,究竟什么才是汉奸会因时因地而异,大到引清兵入关,让天下变色,小到用刀叉吃饭都可能被冠以汉奸的名号,什么东西一多就不值钱了,所以很多人也并不把这种指责太当回事。

“既然如此,我就先告辞了,我还希望在中国多走一走,不知道李大人能不能帮帮忙呢?”

“这个没有问题,您怎么说也算是我的客人,我会交待下面人给您提供方便的。”

凯瑟琳离开之后,赵婉儿长处了一口气,“真没想到,洋妞里面竟然还有这么漂亮的,你说她那个裙子是怎么撑得那么开的。”

这个问题还真把李富贵考住了,可以肯定不是在裙子下面加个圈,可究竟什么材料能有这样的强度同时又如此轻巧呢?

第三十一章 侵略者

可能是赵婉儿对李富贵的态度还算满意,又或者她真的有些喜欢凯瑟琳,这件事情过去之后她就没有再难为李富贵。心中有愧的李富贵开始做起了好的驻家男人,直到一封南方来信把他的视线重新从家庭中引开。这封信是叶名琛写的,这位两广总督在广州城过了半年备受羞辱的生活之后,觉得这个世界生不如死,看到驻守的联军不断的开拔北上,这就让他的心思开始活动起来了,他知道洋人迟早是要走的,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就没好果子吃了。广东巡抚柏贵现在算是抱住了洋人的大腿,估计将来反而不会有什么事,而对洋人他却始终无法放下身段去曲意奉承这些禽兽。感到前途无望的叶名琛有些绝望,不过他毕竟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他仍然对广东大部分的军队有一定的控制,虽然这些部队现在各自为战,不过与叶名琛还是有一定联系的,尤其是他的那一支嫡系部队到现在仍然是一支潜伏的力量。既然联军的军力有所减弱,那不如想办法夺回广州,就算真的不成功送了性命也比现在这个样子好。

下定决心拼个鱼死网破的叶名琛一方面向咸丰递送了一个密折,信中大骂自己狼心狗肺,满纸的懊恼悔恨之意,在他目前这种心态下言辞倒是颇为感人,最后表示自己愿意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拼死杀敌、马革裹尸。咸丰对这位老臣还是颇为看重的,虽然广州府刚刚失陷的时候他的确是急火攻心,不过最近一场又一场的败仗让这位万岁爷稍稍现实了一些,相对来说叶名琛毕竟是力战不敌,比起那些坐视京师危机却不发一言的家伙们还是要好得多,更何况这份奏折之上叶名琛一心求死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所以咸丰这时完全原谅了叶名琛。

如果叶名琛真的能在广州弄出点事情那京师的压力应当会大大减小,“能在这个时候为朕分忧解难的还是这些老臣啊。”皇帝虽然感念叶名琛的忠勇,不过要说支持什么的就谈不上了,基本上叶名琛已经被咸丰当作用来吸引洋人的炮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