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页

“一千五百万两!”平濑清治吃惊的叫起来。

“这个数字有什么问题吗?不要跟我哭穷,我知道你们有,那些诸侯们哪个不欠你们几百万两银子,幕府借个一千五百万有算得了什么?”

“大人您应该知道我的立场是站在大清国这一边的,我并没有替他们求情的意思,可是一千五百万两实在太多了,那些诸侯欠大阪商人银子的确不假,但是那些都是好几代慢慢积累起来的,再加上利滚利最终才达到了那么大的数字,实际上这些烂账已经很难收回来了,所以如果想一下子拿出这么多来实在是很困难。”

“原来你们这里也有三角债,不过我劝你们不要抱侥幸心理,你们应当知道大阪是我从幕府那里拿到的抵押,如果幕府无法满足我的要求,那么我愤怒的后果将由大阪来承担,这和你们是否驯服没有关系,明白了没有。”

“我明白了,我们将会像尽一切办法筹集这笔银子,绝对不能让大人白白的促进清日友好。”

安藤再次来拜访李富贵的时候五方会谈已经接近尾声,虽然仍然有些细节还在商讨,不过大体上的条款都确定了下来。萨摩全境和周边的几处战略要地都被划入了租借的范围,而租界管理委员会的人数比例上英国还是占到了半数的名额,这是肯特在军费分成上向李富贵作了一些让步重新取得支持后得到的结果,英国人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而美、法也并没有现在就与英国在这里一较长短的意思,对于他们来说把自己的力量留在日本以便将来能够名正言顺的插手这里也就够了。而这个时候对于幕府来说寻找一个主子来追随就显得很重要了,法国、俄国和荷兰当然不在考虑之列,剩下的英国是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对幕府最为友善,而李富贵则对日本没有领土野心,虽然他的要求听起来很苛刻,但是他毕竟给了日本希望。

“总督大人关于东亚一体、共同崛起的理论让信正顿开茅塞,但是日本现在国内形势恶化,我们自从黑船来临之后每年流失的黄金、白银都以百万计,现在各地民怨沸腾,实际上维持自己已经非常困难,虽然很想帮助大人,但是我只害怕有心无力。”安藤信正之所以愿意与李富贵结盟他最大的目的就是借助李富贵的力量来稳定幕府的统治,所以这个时候一上来就先把困难摆出来,看看能不能从李富贵这里多要一些帮助。

“安藤君显然有个地方弄错了,日本并不是没有粮食,也不是没有钱,这不过粮食在商人的粮仓里,黄金、白银也堆放在商人的府库里,而你们的武士每天只能吃一些糟米饭,连佐餐的小鱼都没有一条,这样的统治怎么可能稳定,你应当去看看我的士兵每个月拿多少钱,他们吃的又是些什么。”

第八十一章 计划经济

日本的很多有识之士也已经看出现在的三都商人是日本社会的一大毒瘤,这些商人中的贵族中有很多已经忘记了如何做生意,具体的经营完全交给手下的掌柜或者伙计,而他们则是什么高雅学什么,专攻上层路线以或许更过的特权。这些人凭借强大的资本左右幕政与藩政,高利贷把下层武士压得喘不过气来,每每发生短缺的时候总是能看到他们的仓库中囤积各种市场上急需的商品。对于这些商人日本的各个阶层都十分的反感,可是他们却拥有很大的势力。现在李富贵只是把指责的范围更扩大了一些而已。

“日本的商人的确太无法无天了,不过这次总督大人的军费几乎全是依靠他们才筹措起来,要是离了他们还真不行。”安藤信正虽然也很看不惯那些大商人,不过幕府与这些商人实际上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所以他倒也不愿意对商人表示太多的怨言。

“所以才说他们危险,你想想,他们如此轻松的就筹措出两千万两银子,这是多大的能量,他们以前为了盘剥这些钱所作的坏事我们就不去说它了,我们只看未来,如果他们有一天站在幕府的对立面上了,您知不知道上千万两银子能组建出一支什么样的军队?说实话,你们这个幕府对国家的控制实在是太弱了一些,在我看来到处都是能够置你们于死地的力量,我记得你们在大唐的时候派了很多人到中国去学习,怎么连个中央集权都学不会呢?”

安藤信正发现李富贵并不打算给与幕府多少实质性的帮助,反而很热衷给他一些忠告,“自从开国以来,幕府对日本的控制力的确越来越弱了,不知道总督大人有什么良方吗?”

李富贵摇了摇头,“在我看来就算是家康的时代你们也没有什么控制力,就更不要说现在了,能够动摇德川幕府统治的有这样三方面的力量,朝廷、诸侯和商人,诸侯刚刚被我揍了一顿,恐怕暂时不会对幕府有什么威胁,而且诸侯与朝廷是互动的,联系很紧密,所以现在你们最好是拿商人下手,好像在日本书面的体系中商人是很低等的阶层,是不是?”

“说起来是这样的,不过事实已经远远偏离了。”

“现在是纠正回来的时候了,我相信如果幕府这么做一定能够很好的转移武士与农民的不满,而且还可以筹措到一大笔钱,我相信这样一来我们的友谊就非常稳固了,你们也可以借此武装一只现代化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