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页

“好厉害的借刀杀人啊,现在北京就剩下孤儿寡母,这个李富贵是想平灭天国之后就坐龙庭吧?”

“我们觉得也是这么个意思,北京还有个躬亲王,不过他也不是李富贵的对手,现在就是太平天国还挡在他的路上,所以我们才希望你转过来投靠李富贵,这样既可以加快汉家天下的兴复,又可以保存一只天地会的力量,两全其美。”

张一飞的这一段话倒是很有说服力,罗大刚感到颇为踌躇,“天国现在正是困难的时候,我现在背叛它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咱们江湖好汉不能这么美义气。”

“你这个人怎么能只讲小义,民族的大义你把它放到哪里去了?鞑子占了咱们得花花江山已经有两百年了,现在咱们汉人好不容易出了一位能够混一宇内的人物,就算他有各种各样的毛病,可你要是看看历史上的那些开国君王们也就不算什么了,你背后就是南京,咱们当年的洪武皇帝也就是在这里坐的龙庭,然后北上驱除鞑虏,现在李富贵就是想要南京了,该怎么做你看着办吧。”说这张一飞起身准备离开罗大刚急忙把他拦住。

“现在外面对李富贵的评价真得这么好?”罗大刚有些不相信,在他的印象里李富贵仍然是一个声名狼藉的无耻之徒。

“怎么不好,你不就是说他入了洋教吗?在这件事上你们大哥就不要说人家二哥了。你要是不信就派人出去打听打听,要不然在你们内部问一问也行,小刀会这次不是随着陈玉成一起败回来了吗?你就问问他们,看他们有谁不竖大拇哥。”由于有天地会与捻军群雄的宣传李富贵在江湖上倒是有很不错的声誉,所以从张一飞的角度他说的的确都是实情。

背叛太平天国这么大的事罗大刚当然不能草率从事,他派了自己的两个徒弟随着张一飞走了一圈,果然江湖上的朋友一提起李富贵都是一脸的景仰,这让他的两个徒弟大吃一惊,他们实在没想到李富贵这个吃人魔王竟然得到这么多人的拥戴。其实这件事说起来并不稀奇,李富贵因为受武侠小说影响对江湖中人一向是比较客气的,这在当时的高级官员中可以说是极为罕见,而这个时代的江湖中人有很多还是抱持着忠君的思想,天天盼望着有个包龙图看上自己,李富贵的这种态度当然为他赢得了很多血性汉子的好感。另外李富贵的建军方针是贵精不贵多,所以功夫好手在军中往往能够被另眼相看,这也使得江湖上的一些有志于吃部队饭的好汉对李富贵称颂有加。

通过这次调查罗大刚还了解到李富贵非常讲信用,尤其是对江湖中的朋友,一向是说一是一,而他对待降将的态度也给罗大刚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韦昌辉就不用说了,他每天都恨不得跑到舞台上向广大太平军的指战员宣扬他投降了以后得了多少好处。让罗大刚没想到的是李富贵对洪仁奶龋嫡飧鲂∽有幕乙饫晾罡还缶湍贸鲆淮蟊是盟龉ド12模怀鋈ゾ褪橇侥暌膊患乩矗媸且噱幸s味噱幸#诘奈蛔踊挂恢备糇牛獾牡娜啡酚心敲吹闳手烈寰〉奈兜馈k凳祷澳歉龊槿诗罗大刚并不怎么看得上,也就是会说些大话,和韦昌辉属于两个相反的极端,而他们都能在李富贵手下过得不错,这的确让罗大刚有些心动。

人的心思只要一经活动那以前许多匪夷所思的念头就开始变得合情合理起来,原先困扰罗大刚的许多理由现在突然之间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在经过仔细的考虑之后罗大刚终于作出了艰难的决定,那就是良禽择木而栖,毕竟再怎么看杨秀清都是一根快要腐朽的大树,叛变投敌虽然听起来有些无耻但是毕竟是保全自己和部下的唯一方法,再者说自己原来就是天地会的,这些年受这鸟气也受够了。

对于罗大刚的决定张一飞当然是击节叫好,同时对于联络富贵军也是一肩承担,实际上到现在为止李富贵还不知道这件事。按照罗大刚的要求张一飞避开了韦昌辉的人马,直接找到风自强,与他商量投诚的事宜,对与这样一个天国大将风自强当然不敢怠慢,立刻向李富贵作了汇报。

当罗大刚在考虑向李富贵投诚的问题时李富贵仍然处在全面接收满清的外交事务的兴奋当中,因为北京变动了这一部分的分管部门,各个属国分别派出使臣到李富贵这里报到,当礼部的人把与各国往来的纪录、卷宗向李富贵做一个大致解释的时候李富贵才知道原来尼泊尔也是中国的属国,这让他小小的吃了一惊,毕竟安南、暹罗、缅甸这样的国家与中国关系密切他是知道的,可是远在喜马拉雅山那一侧的尼泊尔也被列入这个名单就没想到了。“奇怪我明明记得哪个英国佬对我说尼泊尔是英国的殖民地,不是说那些廓尔克团都是从尼泊尔招来的吗?”李富贵有些被弄糊涂了。

在这些表章中没有尼泊尔的,这是因为他们离得太远,不过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朝鲜派的人基本上都到了。看着他们奏章上那些恭顺的言辞李富贵才真正的感觉到中国在古代东方的地位,虽然知道这些言词基本上都是违心之言,不过能够看到周边的国家摆出这样的姿态还是让李富贵心理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苏禄在大概十年前就停止了向中国的朝贡,这次应该也不会有人来,李富贵当然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一八五一年西班牙入侵菲律宾的事情他当年在上海混买办的时候还是挺热门的一个话题,只是当时以为这事和中国没关系,现在想起来很自然的要给西班牙记上一笔。

在这个过程中李富贵向这些客人很客气的提出了商界一直在叫嚷着的开放问题,因为这些国家作为中国的属国在对中国的贸易问题上却并没有很好的开放,这主要还是因为满清的闭关锁国,所以中国商人即便是想到这些属国做生意也是困难重重,倒是这些朝鲜、越南、暹罗人可以用进贡的名义到中国来进行小规模的贸易。自从两江地区放开之后跨出国门的中国商人自然是首选这些地区踏出第一步,不过这些属国政府对于上邦天朝的来客并没有毕恭毕敬的加以照顾,反而不约而同的设定了诸多限制,这让那些刚刚挺直腰杆的两江商人很是不快,他们一直在各种场合向李富贵反映在这些地方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只不过李富贵一直没有腾出手来。

现在携日本大胜的余威李富贵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向他们提出这个问题了,这里面尤其是朝鲜,因为东北大开发的事情奕欣完全不让李富贵插手,这就让李富贵觉得朝鲜的地理位置变得重要起来,而且北朝鲜的矿产一向是赫赫有名,李富贵当然不愿意放过。

虽然李富贵的态度看起来十分的友善不过他准备的条约里面全都是一些张牙舞爪的东西,丝毫不比那些列强制定的不平等条约差,能要的权利他基本上都要了,这让几位使节大吃一惊,这里面暹罗的态度最为温和,实际上暹罗王已经意识到新时代的到来,自从暹罗与英国签订了《鲍林条约》之后已经处于半开放的状态,对于接踵而来的法美等国也基本上比照英国对待,实际上他们正在准备进行改革来迎接这场挑战。李富贵的条约虽然苛刻,不过暹罗与两江的贸易也属于那种比较健康的互惠关系,中国每年都要从泰国和越南进口粮食,这使得他们在这种贸易中能够站稳脚跟。而朝鲜的态度就非常的不合作,实际上朝鲜早就在对清的贸易中尝尽了出超的苦头,因为工艺低下所以对中国的工业品几乎几乎是见什么买什么,而这种旺盛的需求凭他们的那点高丽参根本没有办法平衡,所以高丽官员对于与中国的贸易是又怕又爱,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他们知道这种出超最终会摧毁朝鲜的民生,可是不买中国的产品又实在过不下去。因此面对李富贵的条约朝鲜这次派来的正二品右参赞金太哲极力反对,而越南和泰国的使臣听说朝鲜人这样英勇的冲锋在前自是乐得坐在旁边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