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页

王珍在船上化妆成一个教书先生,轮船在南京停靠的时候他得知了对自己的特赦,对此他并没有什么感激之情,反而将其视为李富贵虚伪的表现,自己已经被彻底的剥夺了权力之后再假惺惺的赦免自己,可是现在手无寸铁的王珍已经不能对他产生任何威胁了。这当然是王珍的一面之词,实际上中国历代政治斗争一向讲究的是“崭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所以不要说暂时丧失了权力,实际上即便是那些毫无力量的儿童也被视为一种威胁,像李富贵这样的大度还是颇得到一些人的称颂,尤其是这位镇南王荣登大宝的架势越来越足,即便是那些原先痛骂李富贵的人现在也开始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了,要不然真的哪一天李富贵南面称孤自己还保持着这种抵触心理可是大大的不妙。

在王珍逃跑之后王庆云很快也步上了这位本家的后尘,陆树城并未入川,他的部队刚刚开到宜昌四川的州府就接二连三的跑来向他投诚。王庆云在四川经营多年根基本不像王珍那么浅,不过这一次赌博输的干干净净之后他的那些心腹对他的态度比起湖北的那些州府也不逞多让。一听说富贵军已经解决了武昌他们很自然的就准备转换门庭了,尽管投降的同时也意味着接受两江现在正在推广的新体制,而在这种体制下他们这些老派官员很难谋到一个差事,可是大军压境毕竟是保命要紧。

对于这个局面陆树城感到索然无味,他在得知这次行动政治手段被放在军事手段之前的时候就预感到这可能是一场很乏味的战争,李富贵最近曾经不止一次的表示过对于和平统一的期盼,这也让这些大将们感到前途暗淡,只好寄希望与对外战争,没想到掰着手指头一算李富贵虽然只有两江这么点大的地方可是作为征服者他的成绩却可以在历史中排上前几位了,看一看地图似乎可供他们建功立业的地方也不是很多了,有时候陆树城都开始隐隐的担心自己是不是要被鸟尽弓藏了。当然这种不安都只是一闪而过,陆树城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自己不会得到历史上那些名将的下场,毕竟李富贵本身功高盖世,而且他这个人这几年表现的越来越宽容,最让人放心的还是他的年龄,这些大将当中除了林雨长都要比李富贵大,所以李富贵不必为了自己的后代来对付军队的这批人,而要说林雨长会受到清洗陆树城打死也不相信。

四川的战事结束之后王庆云逃回了北京,不过在他的主子那里王庆云并没有得到什么好脸色,因为四川这几年也处于半独立状态,同时该缴纳的税负朝廷连个零头都见不到,所以清廷早就不把王庆云当作自己人了,现在如同丧家犬般的跑到北京自然不会受到欢迎,实际上现在满朝文武都在吃糠咽菜也没有多余的米饭来养活他,要不是李富贵发了特赦令很可能还会有人建议把他交给南方。

对四川的征服在军事上毫无悬念,可是在政治上的震动颇大,现在的李富贵已经摆明车马的告诉天下想要追随他就要遵照两江的体制进行改革,正如李富贵对李鸿章所说得那样在这种体制下那些后来者不必担心受到歧视,但是他们却要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那些对自己能力有充分自信的人往往已经在去年发了通电了,而在七三年面对李富贵咄咄逼人的气势暗自发愁的多半对自己不是那么自信,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新体制也就意味着他们可能要离开自己心爱的岗位了,这让他们不得不仔细的思量一番。

无数中国的官员们在李富贵逐渐加大的压力下左右为难,不过在这个时候一队日本人却又一次跨越那一衣带水来中国取经了。当胜海舟了解到中国的这种变化时他也意识到了新制度的威力,所以那个时候就开始准备新一批的遣清使来专门学习新的知识,等到坂本龙马终于结束了北方的征战之后胜海舟面前的压力一下子轻松了很多,所以这次他亲自率队访问中国。当然他把战事抛在一边并不是仅仅为了送一批学生来到中国,原来经过去年的战争西南诸藩的经济都濒临崩溃,在这一点上胜海舟完全达成了自己的战略意图,可是经历了这一系列的战斗之后他同样也没有钱了,虽然还没有到西南诸藩的那种糟糕境地,但是想要再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也很困难了,眼看着对手已经无力反抗而自己却不能上去补上一刀以彻底的结束战争让胜海舟心急如焚,他这次来南京就是请求李富贵减免今年的友好支援金,同时胜海舟还急需一批军火补给,而他同样无法为这一笔订单支付货款,这些年因为计划经济的成功日本民间的财富已经大大减少,在这种关键的时刻他即便想通过加税来向民间征集军费也做不到,所以只好来求李富贵了。

对于胜海舟请求让日本也实行那一套新制度李富贵倒是有些踌躇,从感情上说它不是很愿意这样做,同时他也在心里承认这帮家伙的确识货,考虑了一下李富贵还是同意了胜海舟的请求,因为既然日本的经济已经无法摆脱中国自立那选拔一些得力的官员总要比一些无能的官员要好。

“这个请求十分合理,我完全同意,不过对于日本官员的考核我认为应该与中国的略有不同,在这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考量参数中最重要的一项数值,不过对于日本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发展自己而是支援中国,所以我认为你们那里应该把友好支援金的缴纳情况排在最前面。”李富贵相信如果税收是考核官员成绩的最大砝码那一切都会完全不一样,毕竟什么样的规则选择什么样的人。

看到李富贵如此重视友好支援金胜海舟有些为难,对于用友好支援金的缴纳来评议官员他并无异议,实际上在他这个幕阁中绝大多数人是真心实意的为中国谋划的,尤其是这几年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他们也感觉到面子上有无限的光彩。胜海舟感到为难的是李富贵的这种态度很可能接下来会拒绝减免友好支援金,那样的话统一大业很可能就会功亏一篑。尽管有些犹豫但是胜海舟还是把自己寻求援助的想法说了出来。

听完他的话李富贵沉吟半晌,今年他倒不是很缺钱,但是这样一个恶例他不愿意开,“如果是军事上有问题我可以请高丽人帮助你们,毕竟他们距离长州只有一条浅浅的海峡,甚至不需要渡过去只要做做样子就能把那头筋疲力尽的骆驼压垮了,相信英国人对此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不是军事上的,”胜海舟赶忙解释,他可不愿意高丽人掺合到这场战争中来,民族自尊心是不允许他把日本放在高丽之下的,“我们的军队已经完全压倒了西南的叛军,但是想要彻底的统一还有很多仗要打,战争结束之后重建、安抚战区的百姓也需要钱。”

“这样啊,说起来我为你们日本的统一已经尽了很大的力了,你可以想象要是没有我你们现在怎么可能有能力消灭那些强藩。”

“王爷对我们日本的恩情我们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现在是最后一击,等到日本真正的统一了我们一定竭尽所能报答中国对我们的帮助。”胜海舟赶忙陪上了一大堆好话。

“好吧,既然你们现在的确有困难我们就把今年友好援助金押后,这批军火的款项也不必急着付,回头再一起算吧,要是你们明年能把款子结清我还可以不算你们利息。”

“真是太感谢了,所有的日本人都会感激王爷对日本统一事业做出的帮助。”根据胜海舟的经验当社会有小农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变时往往能够产生巨大的财富,相信明年通过对新征服地区改制得到的金钱能够把这个窟窿堵上。

“说到感谢,你们有没有兴趣再进一步加强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感情?”李富贵忽然笑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