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页

第362章 望江桥(三)

马英一脸的凝重,他虽然不是正统的军方将领出身,不过在许州城内经过了那么多天的战斗,也并不是一个雏儿,对于目前的形势,他还是有着很深刻的了解:“向兄,现在形势危急,我们手中的兵力比对方薄弱,而且战斗力参差不齐,如果不当机立断,恐怕后果堪忧。”

向行也点了点头。东方军团的战斗力还算强悍,但是青龙军团就实在上不了台面了。如果是据城防守,还能够发挥八成战斗力。但是在这样的野战之中,而且还是撤退的时候,向行对他们根本不抱有任何的希望。而且还要担心对方在逃跑的时候冲乱了自己的阵脚。

而极乐圣教不同,他们的战斗力之强悍,战斗意志之坚韧,都不是东方军团能够比拟的。而且朱兆和燕悲歌乃是极乐圣教最拿得出手的将领,即便是向行自己,在面对其中一个的时候,都要小心谨慎不敢大意,如今是两人齐上,向行也是一筹莫展。

不过向行还是自信满满地说道:“老马,你放心好了。极乐圣教虽然来势汹汹,如果正面交战,我们也确实不是对手。不过,现在我们只需要坚守半天,掩护大军过桥便行。这事情,我向行还扛得下来。”

说到这里,向行想了一下接着说道:“老马,你率领你的青龙军团士兵先走,他们留下来也没什么作用,只会是我们的累赘。我率领东方军团的士兵断后。”

马英也知道向行说的是事实。比起东方军团来,青龙军团的士兵就像是一群流民,没有任何的组织性和军人的觉悟。打胜仗的时候还好说,如果形势一逆转,就溃不成军。想到这里,马英不禁后悔起当初重建军团的时候,如果不将那三万老兵分别打散布置在十万大军之中以带动整个军团迅速成熟,那么自己手中现在还有着三万精锐。只是,如果不这样做,那么青龙军团要想恢复到当初的战斗力,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朱兆和燕悲歌的大军已经接近了清风大军的外围。为了保证大军的顺利渡河,向行特意在桥头圈出了一个巨大的半圆形防御阵型,加上青龙军团的骑兵,三万骑兵分成两股,位于防线的左右两侧,不时对极乐圣教进行反冲锋。不过朱兆也不是刚上战场的雏儿,对于清风的骑兵优势早有应对。东方军团的骑兵既不具备血色骑兵那样强悍的突破能力,又不具备河套骑兵那样优秀的指挥将领,因此冲锋了好几次,不仅没有给对方造成混乱,自己倒是有不小的损失。

向行叹了口气:“极乐圣教,也不是这么好对付的。就凭朱兆等人,我们清风就没有几个将领能够和他们相比。可叹陛下还总想着借刀杀人趁机铲除异己,也不想想,如果没有了河套秦川和淮水的支持,就凭我们朝廷的这点兵力,能够平定极乐圣教吗?”

马英的脸色也不好看。对于中兴帝的这次战略策划,军方将领几乎没有人看好。战争之道,在于集中优势兵力,可是中兴帝居然大搞平均主义,还说什么四面出击分割包围,自己这四路大军拿给对方分给包围才是事实。

“陛下的心胸太狭窄了。”马英突然说道。

向行点了点头。中兴帝的心胸确实是太狭窄了,而他们都是英烈帝驾崩之前留下来的老臣子,因此中兴帝对他们这些手握兵权的军方将领都很不放心。所以,中兴帝大力提拔文官心腹,又拼命保住了安永昌,便是如此。

马英冷冷地说道:“安永昌不除,我清风内患便不止。只是,陛下为何昏庸到如此地步?”

“兵部尚书大人和两位亲王对陛下也很不满意,先皇战死许州,可惜了啊。”向行哀叹了一声说道。

“禀报两位军团长,极乐圣教,明辉军团的十万大军已经在四十里开外,正加急赶来,最多两个小时便能够到达战场!”就在这时,一个斥候喘着粗气上来报道。

“什么?”向行和马英都是大惊失色。明辉军团是由东倭水师运载过江然后顺着淮水到达寿州地区的。不过铜水河的水面并不甚宽,而且深度有限,因此东倭水师并没有顺着铜水河前进。张苍雄的淮水水师虽然调往了宾州,不过在大江之上还是有些眼线,因此一得知明辉军团准备北上,张苍雄立刻就让人通知了向行。而向行也是一员久经沙场的老将,一听说这个消息,便知道对方是准备将自己一网打尽,当下也不犹豫,率领着十多万士兵便迅速撤退。原本以为明辉军团应该要第二天才能够到达战场,因此向行这才对自己的撤退计划如此有信心,只是这样一来,面对着近三十万大军的围攻,向行真不敢保证自己能够挡住对方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