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

烽烟尽处[校对版] 酒徒 2101 字 2022-11-13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

注1:秦德纯,二十九军副军长,北平市长。七七事变前,奉命与日本人周旋,态度十分暧昧。此人经历颇为复杂,做人兼具光明与阴暗两面。曾经坚持与日本人斗争,又试图以妥协方式,换取和平(一说为奉了中央密令拖延开战时间)。曾经支持文人办报纸监督政府,同时又大力镇压学生运动。七七事变后,不肯向日军投降,任为国民政府第一集团军总参议,后任国防次长。与其他国民党高级将领一样,擅长写回忆录,一九六三年病故于台北。

第三章 山南山北(3)

既然在韩复渠治下的学校读书,写一笔好字便是对学生们的基本要求。张松龄也不能例外,在小学、中学的各级语文老师教鞭敲打下,一手毛笔字写得颇具几分大家风范。此刻他肚里又积聚了满腔悲愤,恰恰暗合文天祥当年写诗时的心境。故而一首《正气歌》默得酣畅淋漓,远远超越的自己的日常水平。(注1)

“好,好字,好字!”尚没等录完,周围已经响起了热烈的喝彩声。特别是驼背老人魏师爷,乃宣统年间的秀才,学了一肚子之乎者却找不到知音,猛然间看到如此熟悉的忠义诗文,直激动得连老泪都流了出来!

“好,好字,着实是好字!”大当家魏占奎也不再继续装白脸了,伸出蒲扇大的巴掌,在张松龄肩膀上猛拍,“这可比老子过年时买的那些对子上的字,好看多了。你是中国人,肯定是中国人,小日本写不了这么漂亮的字。师爷,你说是不是?!”

“这位小兄弟肯定不是日本人!日本乃蛮夷之地,其人粗鄙猥亵至极。甭说这一笔颜体,光是这首《正气歌》,他们就肯定背不出来!”驼背师爷抹着眼角,拉长了声音吟哦。“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好,好,好一首《正气歌》,我辈读书人,立于天地间,上安社稷,下抚黎庶,凭的不就是一股子正气么?!”

其他光膀子壮汉不懂什么颜体、色体,也不懂什么正气歌、歪气歌,但对字是否看起来顺眼,却是清清楚楚。当即,有人就小声议论道:“亏得魏师爷谨慎,要不然,咱们今天可就杀错好人了!”

“是啊,都是赵二那小子,整天瞪着一双猪尿泡子眼,看谁都像日本探子!这要是把人家娃稀里糊涂的给宰了,过后人家大人找上门来,咱们可怎么跟人家交代!”

小头目赵二被数落得额头冒汗,偷眼看了看大当家魏占奎,心中暗道:“这缺德事儿能怪我头上么?是大当家半夜就把我给提溜出来,让我对过往行人严加盘查,不得走漏日本探子的。再说了,刚才也是大当家硬赖他是土匪的细作,又不是我赖的!”

肚子里给自己喊冤,他却不敢真的将心中话说出来。硬了硬头皮,上前冲着魏占奎作揖,“属下,属下办事不利,差点儿冤枉了好人。请,请大当家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