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页

烽烟尽处[校对版] 酒徒 2150 字 2022-11-13

“嗯!”张松龄讪讪答应着,继续去苦练特务团安身立命三大法宝。步枪、大刀、盒子炮。到底有没有继续进步,他自己也不清楚。但捡回来上缴给军需处的子弹壳,每天都能装小半口袋。管新兵训练的老钱,每次见到张松龄拿子弹像大风刮来的一般用,都心疼得直摇头。可只要石良材把眼睛一瞪,他就又乖乖地将身上所有弹夹全交了上来。

“他的命都是老子从死人堆里捡回来的,敢跟老子吝啬,老子就拿枪崩了他!”对于老钱的表现,石良材如此解释。但具体到哪一仗,他却忌讳颇深。有一次被张松龄无意间追问急了,居然满脸通红,两眼之间的疤痕也愈发像一只活着的大蜈蚣,“你打听那么多干什么!反正老子救过他的命就是!在哪一仗?老子打过那么多仗,怎么会记得住具体哪一场!别乱问,老实儿练你的枪。老子就不信,这么多子弹堆,还堆不出个神枪手来!”

神枪手大多是拿子弹堆出来的,只有极少数天才除外!管新兵训练的老钱,也跟石良材持同样观点。为了报答石良材的救命之恩,他在职权范围内,尽可能给张松龄大开方便之门,期望着能培养出又一个双手使盒子炮的神枪手。只是,这个计划才进行了几天,就不得不宣告中止了。一天傍晚,总部传来紧急命令:特务团结束整训,连夜开拔。具体去向,谁也不准打听!

除了三大法宝和能够支持两天作战的口粮和弹药之外,其余东西,包括换洗的衣服和被褥,都留在了营地内,谁也不准携带。临行之前,一营警卫班长石良材将来之不易的初中二年级课本,郑重码好,锁进了正对着火炕的柜子里。然后又弯下腰,从柜子底下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角落,用双手挖出了一个小巧硬木箱子,打开看了看,包在包裹里,系于后背上。

“这东西,在咱们营里边,只有长官和我知道,你是第三个人。如果我哪天不幸被被子弹打中了,你别管我,先把这个盒子解下来收好。”他看了看在旁边欲言又止的张松龄,低声叮嘱,仿佛在说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般,脸上不带任何迟疑。

“我……!”张松龄先是愣了一下,然后郑重点头,“好!”。

石良材非常高兴地笑了起来,露出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拍了拍张松龄的肩膀,他带着后者大步出门,加入即将行军的队伍。

窗外,已经有弟兄们开始出发,军旗高高地举在半空中,被夜风吹得猎猎作响。

旗正飘飘!

向北,向北,再向北!

注1:第三师、第六师、第九师和第十四师都是国民党中央政府嫡系,最早开始装备德械,并聘请了德国顾问做指导。

第五章 上前线(1)

整整一夜,队伍都在不停地向北走。沿着一条起伏不平的羊肠小路,路两边要么是石头,要么是大树,偶尔一脚踩到软地方,便听见有石块叽里咕噜滚进沟壑的声音。还没等来得及后怕,已经被身后的同伴死死拉住腰间皮带,紧跟着,便听见军官们低低的呵斥声,“小心点儿,都给老子小心点儿。注意脚下,你自己摔死了不打紧,把小鬼子飞机给引来,咱们这些人就全报销了!”

挨了呵斥的弟兄们不敢还嘴,吐吐舌头,继续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有时候,翻过一道山梁,就看见铁路正横在山脚下不到二里远的地方,两条轨道倒映着星光,就像两支沉睡中的蟒蛇。有时候,走进谷地,又能影影绰绰看到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落。村子里的狗子们听到异常声音,扯开嗓子,拼命地“汪汪”了起来。然后有的窗口便亮起了灯,紧跟着,狗儿一声呜咽,彻底变成了哑巴。已经亮了灯的窗口迅速将烛火灭掉,不敢出来观望,也不敢发出任何抗议。

张松龄在读高中时,曾经参加过几次学校组织的远足。一个白天时间,仅仅走了四十里路,就累得舌头都吐在了外面。可今夜,他却丝毫不觉得疲惫,只觉得自己心里头热乎乎的,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在燃烧。

终于要去跟小鬼子动手了,并且是跟着大部队一起去。这曾经是多少血花社成员梦寐以求的殊荣?如今,大伙的心愿全都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肩膀上。他又怎能不激动,怎能不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