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页

烽烟尽处[校对版] 酒徒 2342 字 2022-11-13

此刻听张松龄开始翻旧账,村民们不觉心中有愧。叹了口气,纷纷将头扭开,不敢再看看张松龄和孟小雨。

“这位长官的好意,我也心领了。但是我天生一个灾星,可不敢再拖累你们!”将头转向李政委,张松龄继续说道。对方刚才试图和稀泥的表现,实在让他心中很不舒服。所以干脆离远一些,免得彼此之间产生更多的纠缠。

游击队长伍楠一听,心里就有些急了。跑上前几步,大声喊道:“那你到哪里去?你身上还带着伤,这位,这位姑娘父亲的丧事,也得有人帮忙操办一下!”

“我们两个自己来弄。无须劳烦长官!”张松龄看了他一眼,冷冷地回应。受到老苟的影响,他对八路军原本就没什么好感。只是在见了苏醒之后,才觉得自己先前的看法恐怕有些偏差,进而对八路军产生了几分兴趣。但今天又见到一个乱和稀泥的八路长官,心中的好感和恶感就互相抵消了。再也不愿意跟对方扯上更多关系,以免日后见了特务团石良材等人,彼此觉得难堪。

伍楠还想再劝,却被政委李国栋用一个眼色制止住了。只好悻悻地挥了下胳膊,低声说道:“那好,日后有用得到我们帮忙的地方,你尽管到三台子那边找我们。”

“多谢,咱们后会有期!”张松龄笑了笑,扶着失魂落魄的孟小雨,再度走向深山。将燃烧的村落,和无数双憎恨或者懊悔的眼睛,统统丢在了身背后。

注1:檩子,木结构房子的次梁。

注2:马架子,简易窝棚。多用木头和树枝搭建,可以供夏天乘凉或者躲避地震。

注3:养汉,骂人脏话,意思是未婚先与男子同居,并倒贴钱给男方。

第一章 山居(11)

望着那一对相互搀扶的背影去远,游击队长伍楠摇了摇头,将满肚子的遗憾暂时抛在脑后,“马上整队,咱们得抓紧时间离开这儿!小鬼子有汽车代步,几十里的路程眨眨眼皮就到。上次在二道梁那边有个村子的人就是因为撤得太慢了,被鬼子堵在了里边,男女老少六十人,一个活口都没留下!”

这话他是冲自己麾下的游击队员们说的,只是好像嗓门稍大了些,不小心传到了蹲在火场边的几家村民耳朵里。结果,先前无论任李政委说哑了嗓子都不肯起身的那几家人,立刻象被针扎了般跳了起来,头也不回地逃了个无影无踪。

既然百姓们都已经撤了,游击队也就没有了继续逗留的意义。他们毕竟才刚刚组建了不到半年时间,无论在武器方面和人员素质方面,都不具备跟鬼子大部队硬拼的资格。当即,大伙带上刚刚从战场上收集到了武器和弹药,沿着另外一条道路从容撤退。临走之前,还不忘了给地上的每具鬼子尸体再补上一刺刀,免得其中还有漏网之鱼。

这场仓促而又简短的战斗,并不是游击队组建以来的第一仗。但论及战果,却远非先前任何一场战斗所能企及。以前伍楠和李国栋两个也带着麾下游击队员们偷袭过鬼子和伪军,然而因为自身战斗力还有待提高的缘故,每次打翻几名敌人就得赶紧撤退。从没进行过一场哪怕是小分队规模的歼灭战,更甭说从容打扫战场了!

唯独这次,大伙非但将剩余的三个真鬼子全部给包了圆,还顺带着吓跑了整整一个班的伪军;缴获了步枪十九条,指挥刀一把,甚至连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掷弹筒,都从战场上捡回来一门。

这批九成新的武器,足以把游击队的整体战斗力向上再提高一个台阶。特别是那具一发榴弹都没打过的掷弹筒,更是让大伙如虎添翼。虽然掷弹筒的管身上被子弹打得凹进去了一个洞,即便修好之后也达不到原来的射击精度,可比起用竹子做得原始投石机来,至少也领先了四、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