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页

烽烟尽处[校对版] 酒徒 2291 字 2022-11-13

“我三奶奶的命,当年就是张玄策从鬼子手里救下来的。听我三奶奶说,人家张玄策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曾经在抗大深造过。他来咱们喇嘛沟,是抗大校长林彪亲自点的将。因为要避讳,电视里才没这么拍!”

“我老婆他们家的二舅爷是四八年参军的老干部……”

“我远房表哥他媳妇家的大爷爷当年……”

事关整个黑石寨的声誉,不由得众人不着急。纷纷摆证据,讲道理,从多方角度证明连续剧和民间传说的真实性。被张松龄强拉着陪伴他故地重游的小孙子张约翰听得不耐烦,重重咳嗽了几声,抬头插话:“别瞎扯了,我爷爷就……”

“我就是喇嘛沟人,当年也见过入云龙!”张松龄不愿意被众人围观,赶紧出言打断。

这句话,比任何证词都有力。所有反驳声登时都小了下去,愤愤不平旅客们皱着眉头,满脸狐疑,“您老真的见过入云龙本人?他长得什么模样?比电视里还威风么?您老当年也参加了游击队么?”

“他啊,个头比电视里那个演员可高多了,身材也比那个娘娘腔宽很多。脸有点儿黑,眼神也没那个演员灵活……”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往事便犹如潮水。车窗外的戈壁滩不在是苍茫一片,代之的是当年满眼的翠绿。夏天的风也不再熏得令人喘不过气,反而在清凉当中隐隐地带上了几分野花的幽香。

第七章 归去(3)

事实上,入云龙远不及荧幕中演绎的那般英俊潇洒,他的皮肤很糙,肤色也很深;他的脸型太硬,就像一块被风吹皱了的石头。因为长时间于旷野中奔波的缘故,他的眼神略略带一点儿僵,看人时总像在死盯着,让人感觉很不舒服。至于他的性子,更与荧幕上那个智勇双全的家伙大相径庭。执拗,敏感,甚至还有一点点儿鲁莽。唯一没有被编剧写错的是,他很骄傲。骄傲得就像一头飞在云端的天鹅,宁可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也不能容忍羽毛上有半点泥污。

而那时候的张松龄,连共青团员都不是,更谈不上什么信仰坚定。他甚至连喇嘛沟游击队的大门都不想进,在那达慕大会结束之后的第二天,就匆匆忙忙向斯琴郡主告辞,抢在红胡子拉自己入伙之前跑得远远的,以免真的到了把话说开的时候彼此都觉得尴尬。

他之所以急着跟斯琴等人告别,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扎嘎尔王爷的特使已经打道回府了,如果现在就启程去追的话,也许在半路上还能将此人堵住。在整个那达慕大会期间,此人曾经有意无意地帮助了张松龄好几回,同时也在有意无意之间,给张松龄找了很多麻烦。如果不将此人的真实身份弄个水落石出的话,张松龄心里头会觉得非常不踏实!

但是,这两个告别的理由,都不能宣之于口。所以张松龄选了第三个,推说自己家中有事情需要处理,得尽早返回中原去。谁料还没等他将一番瞎话说完整,乌旗叶特右旗的女主人斯琴已经变了脸色,上前一步挡住屋门,沉声追问道:“恩公莫非是嫌我的酒不够淳么?还是我的羊肉不够鲜嫩?!”

“是啊,是我们两个招待得不尽心么,还是王府中有人得罪了你?!”斯琴的一对双胞胎侍女,荷叶与青莲也抢上前,像两只愤怒的小麻雀一般叽叽喳喳地质问。“你尽管把原因说出来,让郡主替你讨还公道!”

“不是,不是!郡主殿下误会了!”张松龄被问得好生尴尬,连忙出言否认。

“那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急?!”斯琴的脸色稍霁,却依旧不肯让开出门的道路,“难道是怕日本鬼子找上门来,我会把你给交出去?!”

“不是,不是,真的不是!口里那边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所以得抓紧时间返回去。”张松龄知道自己无意间又犯了人家的规矩,一边摇头,一边将手指向赵天龙,“不信你们问他!我来这里之前就跟他说过,帮你打发了白音,然后就马上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