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页

烽烟尽处[校对版] 酒徒 2221 字 2022-11-13

大伙先前用的枪支又老又破,所以打得不太准,也不觉得有什么丢人。反正队伍里有几个枪法一流的炮手在关键时刻能压住阵脚就行了,其他人手中的枪只做个壮声势用而已。真正解决问题的,通常还是靠手中的大刀。但是现在,黑狼帮的弟兄几乎人手一杆三八大盖儿,再把打不准目标的过错推到枪支质量上,就有些太不要脸皮了。所以必须好好跟行家讨教一二,以免被江湖同行们看了笑话。

“有什么招,基本道理都一样,其他全靠个人领悟和子弹堆!”张松龄被大伙缠得没办法,只好实话实说,“我从第一次摸枪那天开始算起,至少已经打光了上万发子弹。你们大伙如果有同样的条件,估计一个个都早成了神枪手了。哪用得到我来指手画脚?!”

“啊!”这回,马贼们都不说话了。上万发子弹?那得多少现大洋来买啊!甭说大当家周黑炭不肯由着大伙的性子糟蹋钱,即便他肯糟蹋,四下里全是鬼子的地盘,大伙又从哪里能找到足够的货源?!

“不然,即便有足够的子弹,也得有足够的耐性才行!”几个真正的军人心里,则是完全另外一种想法。北路军的物资补给也非常拮据,但是如果真的花上万发子弹就能培养出一名神枪手的话,傅作义长官想必也不会吝啬。然而射击这事情,对于刚刚摸到枪的新手才算一种乐趣。对于天天对着靶子瞄来瞄去的老兵们而言,几乎就是一种折磨。除了少数意志坚定者外,大多数人在枪法达到一定水平后,便不愿意再继续坚持枯燥的练习。哪怕是敞开了给他供应子弹,他也提不起太多的兴趣。

“精彩,精彩!听明白人说几句话,胜读一车书!”见张松龄与一二一旅的军官们越聊越投机,姓穆的中尉鼓了几下掌,大声插嘴。“我原来还觉得这句话说得夸张,今天听了几位兄弟关于枪法探讨,才知道前人诚不我欺!”

说罢,拿着一双桃花眼直勾勾地盯着张松龄。只待他接了自己的茬,便要进一步攀交情。谁料还没等张松龄开口,身背后突然传来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那是,跟蠢货说几句话,得折三个月的寿。我原来还觉得这句话说得夸张,今天看起来,却是一点儿都不差!”

第二章 磨剑(21)

“你——!”登时,穆姓中尉的脸就憋成了茄子色。双眼恶狠狠瞪着彭学文,目光凌厉如刀。彭学文却半点都不在乎,迈着四方步挤到张松龄面前,大咧咧地搂住后者的肩膀,“昨天晚上睡得好么?还以为你接连累了好几天,今天早晨能多睡一会儿。没想到你这么早就爬起来了!”

“还行吧!就是有点儿不适应小日本的地铺,太矮,太软!睡得我腰眼儿直发酸,所以赶早起来活动活动筋骨!”张松龄伸了个懒腰,笑呵呵地回应。

“你个有福都不会享的土鳖!那是榻榻米,上面铺着的是美国进口的席梦思床垫!”彭学文用力将手紧了一下,大声嘲笑。“光里边的弹簧,就有半尺多厚。换你们山东人铺的蒲草垫子,一个能换一百个!”

“反正我睡不习惯就是!”张松龄又笑了笑,讪讪地补充。“我们山东的蒲草垫子虽然不值什么钱,但是冬暖夏凉,还隔潮吸汗,给我的感觉比什么席梦思实在多了!”

“要不怎么说你土呢!”彭学文撇撇嘴,继续冷嘲热讽,“好在我早就知道你是财主家的阔少爷,否则,真会把你当成走西口过来的流浪汉。行了,咱们不说这些!吃过早饭没有?如果没吃的话,就跟我一道出去吃。城北有一家许记饼铺,做出来的烧饼夹肉堪称一绝。再配上碗刚出锅的羊杂汤,保管你全身上下都不觉得酸了!”

“那是对夹,赤峰那边的特产。”这回,轮到张松龄开口教训他了,“配羊杂汤吃就太腻了,不如配碗清汤,少许调上一点儿虾皮儿……!”

“管他什么汤呢,你去了随便点,吃完了我付账就是!”彭学文大声打断,强拉着张松龄,大步朝军营门口方向走。

他们两个旁若无人地谈论吃食,可把在一旁做怒目金刚状的穆中尉给憋坏了。两只眼睛里飞出无数把小刀子,恨不能将彭学文当众千刀万剐。然而彭学文根本不肯再拿正眼往他这边瞧,他也不能冲过去揪住彭学文的脖领子问一问对方刚才话里的傻瓜说得是不是自己?直憋得额头冒火哽嗓生烟,赶在彭学文和张松龄两人的身影消失之前,才终于在二人的背后喊了一句,“张,张兄弟请留步!”

“什么事儿?!”张松龄转过身,皱着眉头追问。他不想跟二百一十一旅的人有太多瓜葛,但是也不愿意象彭学文那样给对方脸色看。毕竟第二百一十一旅也是一支很有名的抗日队伍,当得起他张某人的这份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