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页

烽烟尽处[校对版] 酒徒 2349 字 2022-11-13

“放他们走吧!”交通员老何明显误会了大伙的意思,笑了笑,耐心的解释,“这种人,暂时咱们根本没办法剿灭干净。只要他们不干出杀人越货的事情,咱们眼下也只能再让他们先逍遥些日子。等以后打跑了小鬼子,四周都安定下来。自然会慢慢收拾他们!”

众人听得又是微微一愣,旋即,心中就油然生升起一股自豪。“何叔,这距离喇嘛沟还远么?像这样走法,咱们还得走几天才能到?”

“还有……”交通员老何四下看了看,笑着回应,“差不多四百来里地吧,快了!像这样再走个四五天就到了。你们几个谁会骑马,赶紧跳上去适应适应。从明天起,咱们找几个会骑马的弟兄,轮流骑着它当斥候。咱游击队的名头虽然响,但是也不能老被别人杀到眼皮底下才发现他们!”

注1:精工表,二战期间日军最常见的军用手表。用料便宜,但结实耐用。作为战利品,很受八路军基层干部的欢迎。而日方中上级军官,则更喜欢私人掏腰包购买瑞士表来彰显身份。

注2:在太行山上,创作于1939,原词即为,里边的自由之神指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由此可见,争取全民族的自由,原本就是当年大多数共产党人的初衷。

第二章 横流(22)

“骑马?您老是说,这匹战马给我们骑?!”一听到骑马,战士们就全都兴奋了起来,围着交通员老何,七嘴八舌地追问。

在参军之前,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是普通庄户人家的孩子,即便没机会骑马,叫驴、骡子之类的大牲口,也是经常摆弄的,因此无论哪个的骑术都说得过去。但是,像老何手里牵的这种枣骝驹,平素甭说骑了,恐怕连摸一下的机会都没有。毕竟战马不是普通牲口,对饲料的要求极高,在农耕地区,即便地主老财也未必舍得花那么多钱去养这种精贵玩意!

一下子被这么多人可怜巴巴地围着追问,交通员老何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自豪地在马的脸上拍了两巴掌,笑着回应,“这算什么好马啊,不过是普通蒙古马和俄罗斯马的杂种罢了。并且父系还很有可能是个二串子,根本算不上良驹。在咱们黑石游击队,像这种马都是卖掉换钱的货,根本没资格上战场!”

“那,那您老怎么没骑一匹过来?!”也许是说话时的神态实在过于狂妄,战士们中间,有人不服气地追问。

“谁说我没骑啊!我每次来军分区送信,骑的马都比这匹强一百倍。不过……”无奈地扁扁嘴,他的声音突然转低,“每次回去时,都要把马留给分区,光是今年开春后,就已经被扣下两匹好马了!”

“哈哈哈哈……”大伙被老何的模样逗得开怀大笑,心里头对即将战斗的地方,愈发充满了期待。肩高足足有八尺多的枣骝驹在黑石游击队都是便宜卖的货,那样的话,他们平时骑的战马该有多神骏?!并且听说黑石游击队还是以骑兵为主,大伙去了之后,骑高马,跨洋刀,威风凛凛……

“照您这样说,到了游击队之后,会也给我们发马,是么?”毕竟都是些十七八岁的半八大孩子,有人肚子里憋不住话,扯着老何的衣袖追问。

“这个啊……”交通员老何搔搔头皮,脸上的表情多少有些为难,“肯定不能每人都发,要看你们的具体表现。像有的人天生就身手敏捷,那自然是当骑兵料子。有的人明明在地面上开枪百发百中,上了马子弹就从来找不到靶,这样的,就只要当步兵了。不过当步兵也没关系,咱们张队长会的花样多,大炮、小钢炮、轻重机枪,样样精通。随便指点你们几手,就够你们收拾小鬼子的了!”

“那哪如当骑兵过瘾!”“是啊,拎着刀追着小鬼子的脑袋砍,想想就觉得威风!”战士们纷纷摇头,都暗自下定决心,去了黑石游击队后,一定要努力当骑兵。而不是步下两条腿一杆枪,追在同伴马屁股后吃泥土!

既然当骑兵最重要一个选拔标准就是身手敏捷,战士当然要抓紧一切机会熟悉骑术。因此在一路上,几乎人人都争着去当斥候。并且一爬上马背就不想再下来,把侦查范围越扩越大。要不是赛仁贵的枣骝驹正值壮年,平素吃得又非常精细,早就被大伙活活骑脱力了,根本不可能活着看到明天的朝阳。